5个计划单列市
余下的5座城市的计划单列市地位一直延续至今,分别为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6.副省级城市——行政架构为副省级的辖市
副省级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将部分城市定为副省级市,不仅有利于加快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副省级市的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市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
副省级市行政级别正式施行于1994年,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
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原14个计划单列市(重庆、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和济南、杭州共16个市的政府机关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
15个副省级城市分布
199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编发[1995]5号),明确将上述16个城市定为“副省级市”,但是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 ,受省委、省政府领导。
1997年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后,副省级市减少为15个。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
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是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总结
以上关于城市分类的各种概念,有的是从城市商业和经济发达程度来划分,例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等;有的是从城区人口规模划分,例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还有国家城镇规划体系划分,例如国家中心城市;有的是从有的是从行政区划、城市管理权限和级别来划分的,例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
这其中后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虽然直辖市是一种行政区划,计划单列市是一种经济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是一种行政级别架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行政区划调整变化,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重庆升级为直辖市后,丧失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地位;15座副省级城市前身为计划单列市。
中国主要城市分类情况
并且还有很多城市是有多重身份的,几种划分里都有它的身影,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既是一线或新一线城市,也是超大城市,除深圳外还都是国家中心城市,4个是直辖市,3个是副省级城市;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这5座城市兼有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双重身份,有的还是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无论从哪个纬度划分,它们都基本能反映和体现出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口规模、重要性和地位等。这些城市在中国排名前列,是最著名和重要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