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的底足图片,越窑青瓷底足真品图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13:54:12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见附图1229。这种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明初还可以见到底部的釉斑现象,以后就几乎见不到了。这种釉斑显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经意涂抹的,到像是釉工为自己绘画上釉的瓷器随手做的标记。

越窑青瓷的底足图片,越窑青瓷底足真品图片(13)

瓷器底部的裸露状态在明瓷上还时不时的出现,因为这样处理简单,省时、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顺治时,还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再明确一点,上述底部干裂、失泥、附杂、釉斑现象在元瓷大瓷盘上是绝不会出现的。这进一步表明,元瓷大瓷盘的制造是特别经心的。附图里,各底部图样下面的“青花”、“釉里红”等标注是该瓷器所属的品种。

各个时代、各个窑口的瓷器都带有它们自身不同的DNA,这些不同点在器物的露胎处——底足往往有许多表现。

在做胚、垫烧、出窑的时候,由于胚土原料的配比不同,就显示或红、或灰、或白的胎色;

修足时因各代工艺方法有异,就产生乳丁、跳刀、同心圆、旋挖痕的不同状况;

装窑时由于垫并或垫沙,器底也留下不同痕迹;

入窑后又由于胎土含铁元素随水汽外泄使露胎处显示桔黄、桔红的窑红色晋:越窑 底部垫烧痕

越窑青瓷的底足图片,越窑青瓷底足真品图片(14)

唐:越窑 底部垫烧痕

越窑青瓷的底足图片,越窑青瓷底足真品图片(15)

唐: 长沙窑 底部刮痕

越窑青瓷的底足图片,越窑青瓷底足真品图片(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