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草:
闽南民间俗称淡竹、淡竹草、竹叶麦冬。以全草(淡竹叶)入药,于夏秋抽穗时采收,切除须根,鲜用或晒干。中医认为,本品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功效。闽南民间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热病烦渴、肾炎、尿血、尿道炎、口腔炎等。
石菖蒲:
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茅草根:
闽南俗称白茅根、茅草根。以根、茎及花入药,根茎秋季采挖为佳,花盛开前采收,晒干。中医认为,本品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用于急性肾炎、湿热黄疸、鼻衄[nǜ]、肺热咳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咽喉肿痛、热病烦渴、尿路感染、尿血、麻疹透疹后身热不退、刀伤出血等病症。
车前草:
闽南民间俗称五更草。以全草及种子入药。功效:清热解毒、利水祛湿、化痰止咳、平肝明目。常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急性支气管炎、湿热黄疸、暑湿泄泻、尿道炎、血尿、疔疮疖肿、外伤出血等病症。
温馨提醒:本文仅供特产爱好者参考,生病不可盲目自行诊断,用药须遵医嘱。这些好货我们乡下都可以采到!如果你有好货也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