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细分产品
②日式烧肉。 “烧”翻译成中文是烤的意思,日式烤肉是近代才有的菜品,起源于韩国烤肉(韩国烤肉很大程度受蒙古烤肉的影响),通常以碳烤为主,涵盖了猪肉、牛肉、蔬菜等,也多作为居酒屋的一个主产品。核心品牌有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赤坂亭、赤火等。
③日式拉面。 日式拉面一度在国内也非常火热,以味千拉面为代表。
④日式盖饭。 以吉野家、食其家为代表的。此外,日料餐厅还有天妇罗、日式沙拉、烤鳗鱼、鳗鱼饭、大福、羊羹(甜点)、日式炸鸡、日式烧酒、清酒等产品。
△图片源自摄图网
在常规的日料店之外,有一类日料店比较特殊,那就是居酒屋。其多以经营烧鸟(翻译过来是烤鸡,但更多指的是日式烧烤,包括烤香菇等菜品)、寿喜锅、寿司为主。常见品牌有九本居酒屋、良心食堂居酒屋、鸟泉居酒屋、信乐烧居酒屋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消费方式的角度来为日料做分类:
- 日料餐厅消费。 涵盖了多种日料产品,如将太无二、黑木、浅草六丁目、哥哥の深夜食堂、酒吞等。
- 自助日料 。以门票式进场,自助消费,有些为纯自助,有些为自助加限量供应的刺身,如荣成馆、万岛、大江户等。
△日料消费形式
- 超市消费。 以档口式销售日料的场域,如盒马、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卖场。
- 位餐制。 通常见于高端日料,预定制套餐消费,由主厨来配餐,如宫田、又间居UMAI等。
国内的日料品类覆盖范围极广,从最常见的外带寿司到最高端的位餐制消费均有,可见,吃日料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早已是生活常态了。
发展到了当下,日料在我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地位?
日料属于异域餐饮,它最早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人们会像期待西餐、法餐一样期待日料。
但到了今天,日料已经像中餐一样大众化了。 日料的神秘感是如何被打消的呢?
这还得归因于日料的冷食文化。西餐、法餐属于热食文化,所以它们大多会受制于餐厅,而日料的两大典型,如刺身和寿司基本是冷食文化。餐饮界有一种说法,一旦食物可以脱离热度的限制,它就有被高度零售化的可能性。
△图片源自摄图网
因此,早在2010年左右,各大超市餐饮熟食区基本就都有了日料的档口,售卖寿司醋、芥末、三文鱼刺身、章鱼刺身、寿司等,通常人均10~20元就可以外带一份日料套餐。
这也给日料的大众化消费打开了一扇门,直到今天,各大城市都有一定数量的寿司店,而其他日料细分品类在国内的发展也不错,日料门店遍布一二三四线城市。
2 2000亿元的日料市场据红餐品牌研究院预估,2020年中国日料品类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人民币 ,在当下,我国日料品类的总门店数达到了8万多家。
总体来看,日料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1.日料品类的“下沉市场”或大有可为
红餐品牌研究院的数据表明,新一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超越一线城市,达到了24.79% 。二三线城市的门店数占比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