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创立于哪个时代,36重天各住什么神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23:54:43

正一教天师符

及东晋末,孙恩、卢循以五斗米道的宗教形式发动农民起义,后遭刘裕镇压而失败。故自晋末南北朝起,世间又讳言五斗米道而仅称天师道或正一道。

南北朝时期,道教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当时朝廷采取了对道教进行变革和利用的政策,得到一些道教上层人士的积极响应。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公元365--448年)学张陵样子,自称于神瑞二年(公元415年)梦拜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令他整饬清理道教,除去三张(即指陵、衡、鲁三代)伪法及男女合气之术。寇谦之提出了以封建“礼度”、儒家“佐国扶民”思想为主内容、以礼拜炼丹为主要形式的新教义。

道教创立于哪个时代,36重天各住什么神仙(5)

这自然很符合信奉道教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赏识和重用,在魏都平城建立天师道场,制订乐章诵诫新法,从而形成“新天师道”(亦称“北天师道”)。太武帝自己亦取道教之义,改元太平真君(公元440年)。其后北魏每帝即位,必亲至道坛,受道士符篆。

我们再说南朝,道士陆修静(公元406一477年)久居庐山,宣传道教,颇有名望,也受宋明帝重用,为其筑崇虚观,以礼相待。陆修静整理道书,撰《三洞经书目录》,奠定了《道藏》的初步基础。他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吸取佛教仪式,编成新的道教斋戒仪范,使道教更适应门阀士族的需要,而被称为“南天师道”。其后,隐居句曲山(茅山)修道的陶弘景(公元456一536)为梁武帝尊敬,常常拜访咨询教理一乃至朝政,被人称为“山中宰相”。为表彰汉朝时即在此山修炼的三茅君,而促成茅山道。陶弘景著《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尊崇的神仙分成等级。现在看来这个比较荒谬。但陶弘景大有贡献的一点是著有《真诰》,将佛教轮回之说引入道教,对教理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道教创立于哪个时代,36重天各住什么神仙(6)

北天师道教义基本排佛,而南天师道教义则能吸收佛教的某些内容,与北天师道相反。

隋唐后南北天师道合流。到了李唐天下,无意推崇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而敬奉太清道德天尊,道教尊老子(李耳)为教主,所以唐朝始终尊道教,视道教为李姓宗教。

道教创立于哪个时代,36重天各住什么神仙(7)

唐代是较开放的时代,大多帝王也信奉佛教,但更敬仰道教,进而取《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为主,使之与“五经”并立,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旧唐书玄宗纪》),实能兼顾儒释道三教。唐玄宗时编成《三洞琼纲》,从文献上总结了道教。玄宗改用“天宝”年号,也出于道教之义。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唐室走向衰落,儒道佛也因形势变化而进行改革,道教则于民间兴起新道教。新道教的基本观点是三教合一,较陶弘景的结合三教又有深一层的内容。当时有锺离权,传吕纯阳、刘海蟾。师徒三人,积极活动于唐末五代,是新道教的著名人物。

宋代,官方继承了传统的道教。《宋史》记载吕纯阳曾会见著名道学家陈抟,可能有其事。宋真宗赐封江西龙虎山张真人,又封曲阜孔子的后代,产生了儒道对立的形势,一直传到现在。

而新道教的思想主要在民间流传,张君房代表官方所编的《云笈七籤》,张伯端著《悟真篇》,对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

靖康之难后,全真道在金人所占的北方兴起。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重阳(公元1112一1170年),自称其师为吕纯阳,师叔为刘海蟾,太老师为锺离权,实际当时距唐末五代已二百余年。全真教的教义主要为儒、佛、道三教合一。

道教创立于哪个时代,36重天各住什么神仙(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