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最后结局,终极香水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1:29:04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中,作者沿袭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事无巨细地描写了当时的巴黎,铺展开了一幅巨大的风俗画卷,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体会这个时代的风貌。不同于传统小说“看”的视角,作者选择用“闻”的手法去呈现这座城市的细节。尽管聚斯金德始终不肯透露小说的灵感来源,但大部分评论家都会提到一本叫《气味的历史》的历史学著作。这本书把法国历史归结为一部气味的历史,把十八、十九世纪的巴黎描述成欧洲各种污秽的集结地。聚斯金德采用了同样的切入点,通过讲述启蒙时代未被认识、却与视觉历史同等重要的气味的历史,让小说不再受限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为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了新的空间。

香水最后结局,终极香水结局(13)

回顾格雷诺耶迄今为止的人生,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部浓缩的工业社会发展史。格雷诺耶必须把自己扔进资本主义的经济引擎,成为资本体系中的一颗小螺丝钉,才能存活下来。在这个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理性主义占主导的时代,人是可以随时替换和牺牲的资源。讽刺的是,在格雷诺耶的背后,也留下了一连串死亡的痕迹:育婴所所长最终在通货膨胀中悲惨地死去。制革匠拿着格雷诺耶的卖身钱,喝醉酒后淹死在河里。

香水最后结局,终极香水结局(14)

至于巴尔迪尼,或许他在店铺里藏了太多的钱,他的房子从桥上轰然倒塌,夫妇双双去世。无论有意或无意,那些曾经压榨过、利用过格雷诺耶来换取财富的角色,都沦为了他的踏脚石,在为他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做出贡献后,最终奔向死亡。作者把他描述成一只虱子,微不足道,不被人注意,却吸干宿主的血生存了下来。这或许是因为与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不同,他的追求完全与世俗定义的权力或成功无关,他想要的东西并不在社会主导的体系里,所以他才得以在阴暗处存活下来。但他真的就能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吗?让我们接着往下读。

香水最后结局,终极香水结局(15)

离开城市里令人窒息的“人味”后,格雷诺耶第一次呼吸到了自然清新的空气。为了远离让他感到恶心的“人味”,他一路避开城市和人群,爬上了一座人迹罕至的山顶。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他就躺在山洞里,盘点自己的气味王国。他感到自己成了伟大的格雷诺耶,是这个王国的主宰,他心满意足地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独自生活了七年。然而,某天他突然意识到,尽管他占有了所有的气味,可自己却是一个没有气味的人。为了解决这个“存在危机”,他离开了高山,重返人间。

香水最后结局,终极香水结局(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