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5:38:38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1)

(作者 赵辉)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关于夏王朝建立的地理地域与夏文化的具体含义,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因为夏王朝建立的具体地理地区的不确定性与夏文化具体含义的模糊化,导致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历史还原与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关键障碍。而长期存在的华夷之辩、夷夏之争等各种学术观点更是让夏文化研究云里雾里,如坠深渊,毫无方向。

夏文化的概念问题是一个首要问题,它不仅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的概念,还是一个人类学文化的概念。多数研究者恐怕会认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考古学上的夏文化当然应当是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但是,事情并非这样简单。在一些夏文化研究者的论文中,他们所说的夏文化,年代不在夏积年的范围中,地域也在夏王朝统治区域外,文化内涵也不是考古学文化遗存所表现的东西,许多研究者所论的夏文化其概念就不是一个。首先,夏文化既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考古学文化,它就至少应具有时间、地域和遗存特质这三方面的要素,需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其次,作为一个人类学文化的概念,它的本质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文化之根?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2)

虽然有知名考古学者定义“夏文化应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甚至更具体地定义夏文化是在夏王朝统治时期、夏王朝所处地域内的有一组文献记载中夏人礼器的青铜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应有宗庙、青铜礼器等反映夏王朝国家形态的遗存存在。但是,从考古学方面来说,我们只能测定一个遗址的大概年代可能属于夏时期,但却无法确认考古遗址的器物是否属于夏王族或夏民族。因此,以二里头遗址为主导的夏文化研究就陷入了只知时间不知族属的所谓“夏文化”研究范畴,以致很多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属于商文化遗址范畴。

在夏文化研究中,因为在殷墟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认为是“夏”字的甲骨文,国内国外一些学者就否定夏王朝的存在,甚至只认可商王朝的存在而否定夏王朝的真实性。认为夏王朝只是周族人为了推翻商王朝,建立周王朝统治合法性而杜撰了夏王朝。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夏王朝究竟来自于哪里?夏民族、夏地区、夏文化究竟来自于哪里,成为周文化记载中的夏文化?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3)

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因为大禹治水成功,解万民于水火,大禹得到了最初华夏民族的拥戴而建立了具体统一政令的夏王朝,是中华民族的共识。为了系统治理水患,集中人力物力共同治水,也需要一个为民奉献的大禹来统一指挥浩大的治水工程,是夏王朝建立的民众基础。因此,大禹治水之地才可能是夏王朝建立的原始地,才是夏文化产生的摇篮。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有低洼地区才是水患的频发之地,只有水患频发地区才需要人们去治理。高地、高海拔地区因为大自然的天然法则,不会形成水患更不会形成频发性的水患,需要动用浩大的人力来进行治理。因此,大禹治水之地,必是地势地平、水流不畅的河流下游地区。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