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5:38:38

中国地理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西北高、南北低,河流以东流、东南流向为主。在古代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地区的黄河与长江之间,天然降水皆汇入淮河入海,淮河下游是黄河与长江广大地区河流河水的汇集之处。在夏季降水,雨水充沛的季节,淮河下游承载了广大黄河长江之间地区雨水的全部下泄,是典型的古代中国农耕地区的下国。因此,淮河下游的下国下民治理淮河夏季季节性水患,才是大禹治水故事的历史来源;大禹在淮河下游下国为治理夏季水患而建立的王朝,因而被称为夏王朝;来自淮河下游下国下民形成的下文化,也称之为夏文化;下文化也即天下文化;天下概念也即华夏概念。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5)

商王朝取代夏王朝,周王朝取代商王朝,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延续,那么关于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对淮河下游地区,是怎样记述的呢?

《尚书·虞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尚书·虞书·皋陶谟》: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尚书•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

《尚书•商书•咸有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

《尚书·周书·泰誓中》: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

《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6)

上古尧舜禹时期,发生大洪水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情景,只可能发生在河流下游的局部地区,不可能发生高原地区以及高原与平原的交界地区的地势高低有序区域,也不可能是发生在广大的整个华北平原,淹没了整个大华北平原。“下民其咨”“下民昏垫”很显然是特指饱受洪水灾害的河流下游民众,而非权势低下的人民。享受中华民族万世敬仰的尧、舜、禹,解万民于水患的尧舜禹,断然不会以当今势力的眼光、以权贵的势力去对待下层的民众。因此,尧舜禹时期的“下民”当特指饱受水患的河流下游民众、生活于地势地平地区的民众,而他们生活的地区自然也称为“下国”。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7)

当大禹在河流下游的下民下国地区治理水患成功,建立统一的国家,这一地区也被口口相传称之为“夏国”“下国”。当商汤伐夏,商王朝取代夏王朝时,“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而是天“降衷于下民;上天孚佑下民”。商王朝消灭夏桀取代夏王朝是“上天孚佑下民”,拯救“夏民”,是“夏民”归顺于商王朝而“非商求于下民”。由此可见,商王朝时期的“下国”“下民”仍然是对大禹治水并建国地区的习惯称谓。

当西周王朝取代商王朝时,“下国”“下民”这一代表地区的称谓就转变为文化的称谓“夏国”“夏民”。“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下民祗协”“尹兹东夏”,明确了夏桀流毒“下国”也即“夏国”的事实,“下民”协助商汤取代“夏国”的事实,商汤解放“东夏”东方“夏国”“夏民”的历史功绩。

夏朝的来历,夏朝有名的故事典故(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