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跑友应该会有这样的经历,在纠正跑姿时,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后发现,在实际跑步中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跑姿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整体不够自然流畅,比较僵硬等问题。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的原因是什么呢?
跑姿僵硬、别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跑友自身的协调性不够好有关。很多跑友并不是从小就进行体育锻炼,而是工作后才逐渐开始,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相比有过体育基础的跑友来说自然就差一些。协调性差导致跑友跑姿僵硬,不够流畅自然,也导致跑友在纠正一些错误动作时,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跑友需要进行一些我们日常训练中常常忽略的训练—协调性训练,来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那么什么是协调性,怎么进行协调性训练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协调性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协调性?
协调性指一种利用大脑和身体、来流畅、高效、精准完成动作的能力。协调能力包括运动员身体的反应能力、灵活、平衡感、节奏和在空间中的定位等。它要求身体肌群作用的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动作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协调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肌肉系统的灵活性。
影响协调性的因素有哪些?
协调性除了与遗传、运动员心理素质有关外,还有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动作韵律性、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有关。
部分影响协调性因素:
- 交互抑制—支配动作反面肌肉的神经冲动之抑制或阻止
- 力量--反面肌肉的放松与收缩
- 耐力—疲劳的出现对精致动作有影响
- 心智练习—心智练习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 本体感受器—对位置肌肉关节的张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