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坛子肉做法大全,湖南永州坛子肉的制作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22:37:37

山东费县出土的汉墓陪葬陶件:猪圈和厕所建在一起。所以李时珍才这么说,

饮食厨艺界研究结果。生猪一旦长大性成熟,猪肉就*腥难除。所以古人多吃乳猪,穷人就吃不起。

——苏东坡以身作则吃猪肉,人们才知道*腥的猪肉居然能做出美味。

历史对苏东坡吃猪肉,都解释为他爱吃猪肉。其实他是被逼无奈,不吃猪肉就没得肉吃。想他在京城为官的时候,铁定不吃猪肉,每月官府发的羊肉都吃不完,曾对弟弟苏澈抱怨说:

十年京国厌肥羜。

在京城做官期间,小肥羊都吃腻了。等到贬官黄州,等于是发配的钦犯,吃不成羊肉了,只能吃当地百姓都不怎么吃的猪肉。在他的《猪肉颂》里就交代的很清楚: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为什么猪肉便宜的跟泥土一样?因为有钱人不吃,老百姓不会煮。为什么不会煮?因为都是老母猪老公猪,肉臊腥还难煮熟。所以苏东坡憋出大招,小火慢煨,不限时间,煨烂为止。后来官复杭州,又进一步的做出红烧肉,成就了东坡肉。红烧肉需要加入糖,得到美拉德反应,还是为了去臊腥。从这个角度,就能理解苏东坡怎么爱吃猪肉了,是没肉可吃;也懂得了为什么那时没人会做没人吃的原因,是*腥难忍煮不烂;更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煮。

湖南坛子肉做法大全,湖南永州坛子肉的制作方法(5)

——元朝人让猪肉变得好吃。

宋代也就苏东坡爱吃猪肉,皇家还是爱吃羊肉。《宋会要辑稿》里有记录:

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宫廷御厨一年使用猪肉4131斤,羊肉43万多斤。

元朝人对吃肉的贡献,历史没有记载,但是我国的饮食文化史应该记住它。元朝统治者是蒙古族,正是他们带来了牲畜的“骟、劁术”,用于养猪。失去性能力的猪,才没了臊腥,也长得更快。于是,猪肉开始大量的出现在人们餐桌上。到了明朝,猪肉就超越了羊肉。《明宫史》载:

万历五年,羊肉斤价一钱三银,猪肉一钱八银。

猪肉比羊肉贵了,主要是因为用量大。《明会典》记载,大明皇宫的肉类消耗:

光禄寺年*猪一万九千头,*羊一万一千头,牛四十头,鹅鸭约七万只。

——清朝让猪肉成为主要肉食。

清朝统治者在宋代称(后)金。金人喜吃猪肉,徐梦莘写的宋代历史名著《三朝北盟会编》有记载:

以极肥猪肉或脂,阔切大片,一小盘子虚装架起,间插青葱三数茎,名曰肉盘子,非大宴不设。

还可以从满汉全席看出来,猪肉占了大头。以至于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里,把猪肉叫做

广大教主。

湖南坛子肉做法大全,湖南永州坛子肉的制作方法(6)

焖罐肉的来龙去脉

——古人保存肉食的方法。

怎样把吃不完的肉保存不腐坏,是人类的天性,与生俱来都要琢磨的技术。有了文字记载了,我们知道孔子收取学生的学费,是干肉,干肉放不坏。那时候的干肉先要腌制,盐腌了,或晒干,或装坛,都不会腐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保鲜方法,就是“油封”,如今叫做焖罐肉、坛子肉。逻辑推理,焖罐肉的出现就在同一时期。《周礼·天官》记载,八珍的烹饪相当复杂了,会有出现熟肉存放现象。道理上,猪肉自身的脂肪被高温烧出来,随即完全包裹住肉,细菌无法进入,可以放较长的时间不会坏掉。再个,焖罐肉也不是成品菜,只是食材。由此断定,所谓的焖罐肉,本来就是古人保存肉食的方法之一。

湖南坛子肉做法大全,湖南永州坛子肉的制作方法(7)

——焖罐肉产生的条件。

不论是焖罐肉,还是坛子肉,凡是流行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地域特点:气候潮湿闷热,农人生活贫困。譬如信阳,横跨淮河两岸,南北交接带,气候潮湿闷热,平均湿度78%,搁在北方就是雨雪天。这样的自然条件,想把肉一放多长不坏,没有千百年的经验还真难做到。

不说古人,就是几十年以前,一年到头养大一头猪,过年*了,是要用来吃一年的。因为没钱买肉,甚至油都买不起,食盐还要靠鸡屁股。肉怎么能存放一年?晒腊肉可以,但是吃的时候麻烦,不可能顿顿做菜剜一点。而且干肉还是会坏,搞不好放不到一年。焖罐保存就好多了,制作过程中可以加料去臊腥,又能久放不坏,更是随时可利用。我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做菜,随时筷子伸罐子里挑一点油,往炒好的青菜里拌拌,一股油香立马出来。

湖南坛子肉做法大全,湖南永州坛子肉的制作方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