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四地州人口状况,南疆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县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0:27:52

三、制约和影响南疆城市发展的因素

20世纪上半叶,南疆城市获得了一定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城区规模都有一定的扩大,城市功能有所强化,城市经济有所发展;二是城市数量较清代中前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南疆大城市喀什仅有5万人,不及内地的一个普通城市,与同是开埠通商的沿海沿江城市相比则相差更远。此外,南疆城市人口在2-3万人之间的有2个,在1-2万人之间的也只有2个,在0.4-0.9万人之间的有6个,在0.2-0.4万人之间的有5个,在0.1-0.2万人之间的有5个,在0.1万人以下有4个,由此可见南疆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仅数千人。导致南疆城市发展迟缓、城市规模较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南疆四地州人口状况,南疆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县(9)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南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人类的生存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世界上有很多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因而在这些地区也就不可能出现城市;而一些地区的环境较差,人类生存困难,这些地区也不可能出现城市。南疆自然地理环境十分特殊,位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包括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而广阔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占了南疆大部分地区,在塔里木盆地周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绿洲,而这些绿洲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生存和城市发展的载体。

南疆城市的分布与绿洲的分布具有一致性,绿洲的大小和水资源的多少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大小和规模,特别是在生产力落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十分有限的农牧时代,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南疆地区虽然占地面积很大,但是可以有效利用的绿洲面积却较小,加上影响该地区的自然灾害种类比较多,如洪水、地震、干旱、风沙、寒潮、冰雹等,特别是干旱、大风、沙尘暴的发生比较频繁,加上该地区虽然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而且沙漠、山地占有很大比重,绿洲城市的生态功能较脆弱,承载能力较为有限,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水、植被等环境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兴起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民国时期,南疆地区水利设施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不足以改变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城乡居民饮水主要从河、湖、灌溉渠、涝坝直接采集使用,水质差,含氟量高,含碘量低,居民患氟斑牙病、大脖子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20世纪上半叶,不少游牧民和农业居民一样,开始向定居生活转变。随着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多,区域生活生产资料缺乏的问题越加明显。

城市周边大量的胡杨树等植物被砍伐,用来做柴火或建房的材料。由于荒漠植被减少,生物种类和水资源也随之减少,城市周边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城市规模的扩大,从而形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恶性循环,这对城市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生存环境的恶劣,新疆的人口数量长期较少,晚清时期新疆全省的人口仅200余万,到民国后期全省人口也仅400余万,不少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2人。人口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因而人口数量甚少是新疆城市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二)经济因素对南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南疆东北部地区处于军阀统治之下,长期的战乱和天灾等给生活在这里的各族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一时期沙俄-苏联对南疆的渗入方式有所改变,由单一的商品输出转向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掠夺同时进行,致使区域内商业贸易长期被外国资本所垄断。从晚清开始,南疆的经济遭到沙俄和英国的侵略,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原材料,并大量输出包括鸦片在内的各种商品,投资建厂和培植买办人等,对城市、农村的经济影响非常大。

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势力在南疆享有通商贸易的自由及领事裁判等权利,沙俄和英国的经济掠夺,给南疆东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导致该地区的商品经济畸形发展,成为国外垄断资本的附庸。同时,由于开通商埠和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国外商品和南疆地区的货物得以交换,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一些城市工商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新疆地方政府采取亲苏政策而得到了苏联的支援,社会经济和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一定提升,阿克苏等南疆东南城市成为了区域性的商业城市,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发展。

南疆工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晚清民国前期,南疆地区的工业发展一直处于极低的水平,除了少数几座纺织工厂外,基本没有现代工业。直到盛世才执政新疆时期,南疆的近代工业才有所发展,在两期三年计划期间先后修建了喀什电灯厂、喀什印刷厂、喀什制油厂、和阗造纸厂、喀什面粉厂。但是,这些规模不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地域广阔的南疆地区社会经济来说,影响甚微。

由于缺乏制造业和加工业,南疆地区民众所需一切工业品都要从俄国—苏联进口,而出产的大量农产品和土特产品也需要向外出口以交换所需要的工业品,这就推动了南疆地区喀什、莎车等中心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特别是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后,中心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城镇商业的发展。但是,商业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城市的贫穷和落后,商业贸易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对有限。由于南疆城市缺乏现代工业支撑,无法吸引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因而造成南疆城市规模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同时,由于缺乏现代工业的支撑,南疆城市的经济规模也十分有限,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财政来源,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市政府在财力困乏的条件下,很难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建设。正如俄国鲍戈亚夫连斯基所说:“抛开上述贸易上和政治上的意义,喀什就是个无足轻重的穷乡僻壤了。”

从总体上看,20世纪上半叶,南疆东南部地区的城市经济与东疆、天山北路以及伊犁地区相比,其发展明显迟滞,缺乏现代工业支撑、城市对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相对薄弱等,都是制约南疆东南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交通运输落后对南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南疆地区面积广阔,城市分散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之上,城市之间相距较远,且被沙漠阻隔,因此交通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上半叶,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技术都较落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包括南疆地区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交通的发展。民国时期,南疆的现代交通较清代的驿路交通有一定的发展,但相比内地和邻国苏联等则较为滞后。

杨增新执政时期,兴修了一条从库车到和阗的公路,但是公路建设标准较低,仅能通行骆驼或骡车。金树仁主政时期,南疆的交通建设基本停滞。盛世才执政时期,修筑了从迪化到和阗的公路,南疆地区与国外的公路交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当时的道路质量较差,现代运输工具少,因而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而且,新疆的新式交通运输对苏联有较大依赖性。随着新疆与苏联关系的恶化,新疆旧有的苏联进口车辆,因零配件、油料来源断绝,能够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少,运输能力随之越来越小。

由于交通发展滞后,南疆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外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中,商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运输效率低下。由于南疆与北疆重要城市迪化、伊犁及与苏联、印度重要城市的空间距离都非常遥远,道路崎岖难行,货物运输除部分路段可用汽车等现代运输工具外,大部分时候都以骆驼或马匹等畜力为主,因而运输货物的数量非常有限,运输成本较高,商品从国外和内地运到南疆后价格远远高于北疆地区同类商品;而南疆地区的农牧产品要出口到国外或运输到内地,也因运输成本甚高,收购价格被中外商人压得极低,严重影响了南疆农牧业的发展和居民的收入。

民国时期,新疆与内地之间的道路建设、交通运输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发展速度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道路建设的原因,除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财力等外,政治斗争也是因素之一。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治理新疆时期,为阻止中央势力进入新疆,他们控制了新疆通往内地道路的建设,新疆就只修了一条质量较差的公路通往内地;但为了发展与苏联和英、印的贸易,则投入了较大的财力物力来建设对外道路,如相继建有迪塔、迪伊、迪喀公路,与中亚、印度相连。

除了道路建设较落后外,运输力量薄弱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新疆虽然开始发展汽车运输,但数量甚少,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货物运输还是得依靠畜力。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民国三十年以前,全疆通常行驶车辆已达二百辆以上之数,自三十二年以后,基本来源断绝,补充困难,旧有车辆,大半寿命终了,运输能力逐渐减弱,迄至现在,运转车辆,仅有五十辆之数。”

另外,新疆公路因养路费紧张而基本不能及时修补维护,因而到1940年代后期公路破损非常严重。道路建设滞后,汽车数量减少,运输能力减弱,极大地制约了南疆货物的流通,不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南疆四地州人口状况,南疆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县(10)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