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豆瓣评分:9.4
推荐关键词:理想主义、演技传神、CP带感
2015年,正午阳光的《伪装者》《琅琊榜》先后与观众见面。前者一开播,即引发收视狂潮。后者则呈现慢热趋势,收视率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七年过去,收视之争已成昨日笑谈,剩下的只有经典。
《琅琊榜》是古装剧,但有不输历史剧的厚重感;《琅琊榜》是庙堂剧,但又不缺后宫戏份;《琅琊榜》是权谋剧,但又充斥着江湖之争。客观地说,这部剧很难用现成的类型去归类。当时行业给出的定位是:飘逸的正剧,沉稳的传奇。
《琅琊榜》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写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在此之前,是厚黑学的天下。夺取天下也好,谋略世人也罢,靠的多是脸厚心黑,不择手段。而这部剧中笑到最后的靖王,则是浩然正气的忠实信奉者。他喊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将满怀阴谋诡谲的梁帝挂在了耻辱柱上。
《琅琊榜》让不少人看到了胡歌的演技。这个凭借仙侠剧走红的“偶像”,走上了实力派之路。胡歌在剧中的言行和气质,与书中描述的江左梅郎别无二致。他与靖王的兄弟情深,与霓凰郡主的隐忍恋情,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琅琊榜》还是CP党的胜利。胡歌与王凯继《伪装者》之后,再续兄弟情。梅长苏和飞流,梅长苏和蔺晨,梅长苏和霓凰郡主……不论是“官配CP”还是“强行拴对”,只要想嗑总能嗑到饱。好剧就是这样,闲篇也有微言大义。
这部剧,是豆瓣高分TOP10里唯一近十年播出的国产剧,豆瓣有70万人为之打出9.4分的高分。这不仅是正午阳光作品在豆瓣的最好成绩,即使放到整个国产古装剧领域中,也是佼佼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叫好又叫座”剧集。
《大秦帝国》三部曲 豆瓣评分:9.3
推荐关键词:以古喻今、台词精妙、秦时明月
《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我们放到一起来说。《大秦帝国之崛起》是第三部,比前两部稍显逊色,但依旧能看出它身上的浩荡之风。
虽然名为《大秦帝国》,但本质上讲的还是战国风云。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三部《大秦帝国》,讲的就是“六世”中的四世之事。
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百家争鸣,这是华夏族的青春时期,也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时代。年代久远,考据困难,拍起来颇为复杂。反映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大秦帝国》堪称力作。尤其是第一部《裂变》,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裂变》的主角是商鞅和秦孝公。在剧中,两人是惺惺相惜、“一生不负”的同道中人。商鞅是心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变法图强,一方面他冷面执法,六亲不认;另一方面,他走遍大秦的山野溪谷,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裂变》知音众多、反响强烈,是因为剧中的改革和法治主题,与时局多有对应,商鞅“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精神也是今人所盼。它既接续了我们在那一长串“王朝”戏里所看到的宫廷奇谋和朝野风雨,更给出了我们有口无心、不甚了了的春秋战国时代里不灭的思想光焰和烈烈扬扬的生命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