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印象中,西周终结了商朝阴森与诡异的统治,在周武王与周公旦的设计下,建立了一套严密、优雅的礼乐制度,让后世孔子、孟子等神往不已。对于西周与周礼的崇拜,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古代儒家文人墨客,言必称周礼如何,西周社会如何美妙。
然而,由于只在《尚书》、《逸周书》等西周史料上记载了零星的第一手信息,并没有比较详细、系统描述西周的史料,因此西周社会到底如何,儒家文人一直说不清、道不明,而后世记载西周的史事常常与传说、臆想混杂,晦暗不清难辨真假,比如妇孺皆知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中,公爵是否存在就是谜团。
战国中期,《孟子·万章》中突然提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中,将天子除外,将子男分列,这就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五等爵体系,显示出一种严格、清晰的等级差别,为后人称道不已。
根据“五等爵”文献记载,西周之初就实现五等爵制度,公爵是爵位之首,侯爵位居第二级。但武王克殷的过程中,姜太公是公认的第一功臣,兼之姜子牙女儿邑姜是周武王正妻,因此武王酬谢功臣时首封姜子牙于齐,齐国是侯爵国。以姜子牙之功,与在后宫的关系,没有为齐国捞到一个公爵,显然很难让人相信。因此,这就不免让人怀疑,周初到底存不存在公爵。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考古发现了大量西周青铜礼器,上面留下的金文第一手资料显示,西周并无公爵,侯爵才是最高爵位。
周公旦后人的爵位周公旦,姓姬名旦,食邑封于周原,所以又可称之为“周旦”。问题在于,如果周公旦中的“公”代表“公爵”,那么必然会传承下去,但西周金文显示这个“公”字另有所指。
“令方彝”是西周康王时的青铜器,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上面铭文记载:“隹八月,辰在甲申。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授卿事寮……隹十月,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其大意是,八月甲申,周康王命令周公旦之子明保“尹三事四方,授卿事寮”,十月癸未时,明公到达成周。行文可见,明保应该是在接受“尹三事四方,授卿事寮”任命之后,才从明保升级为“明公”。如果将周公旦之公视为公爵,那么明保显然没有继承周公旦的公爵爵位。
“鲁侯簋”与“令方彝”出于同一时代,两者有着前后联系,上面铭文记载:“隹王令明公遣三族伐东国,才遣,鲁侯又繇功。”其大意是,明公率军东征,在遣地,鲁侯作战有功。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所建,但“鲁侯簋”中称呼的是“鲁侯”,说明伯禽也没有继承周公旦的公爵爵位。
以周公旦的巨大功绩,以及儿子们的巨大权势,周天子不可能给周公旦降爵。既然不可能降爵,那么周公旦的公爵爵位由何人继承?按照西周宗法制度,理当是由嫡长子伯禽继承,但事实上并没有。
周穆王时期,任命周公旦后代为统帅,又一次讨伐东国。“班簋”铭文记载了这一历史:“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位,作四方极......王令毛公以邦冢君、徒驭、铁人伐东国骨戎,咸。”其大意是,周穆王命令毛伯接替虢城公的职位,保护天子,率领四方,然后行文中“毛伯”就升级为了“毛公”。也就是说,“毛伯”升级为“毛公”的前提,与“明保”升级为“明公”差不多,都是接受了一个重要职务任命。而且,毛伯升级为毛公之后,这个“公”也没有继承下来,西周晚期的“迁簋”铭文显示,“隹二年正月初吉,王才周邵宫,丁亥,王各于宣榭,毛伯内门”,铭文中清清楚楚写的是“毛伯”。
召公奭后代的爵位召公奭与周公旦、太公望一样,是武王克殷的重要功臣,姓姬名奭,食邑封于召地,所以又可称之为“召奭”。与周公旦的问题一样,召公奭中的“公”字代表“公爵”之意吗?
“梁山七器“中的伯宪鼎铭文:“唯九月既生霸辛酉,在燕,侯易宪贝、金。扬侯休、用作召伯父辛尊彝。”燕侯赐给一位叫宪的大臣贝壳和青铜,宪感激涕零,于是制作了一个祭祀召伯父辛的礼器。
“燕侯旨作父辛鼎”(见下图)上记载:“燕侯旨作父辛宝尊。”燕侯旨铸造礼器祭祀已经过世的父辛。结合伯宪鼎铭文可见,燕侯旨的父亲是召伯父辛。
问题在于,召公与召伯父辛是不是同一人?西周初期,召公有两块封地,一是食邑在召地,二是封国在燕地,召公留在朝堂,派遣儿子去燕地建国,之后燕国自称一系。燕侯称召氏主宗为父的情况,只会存在于第一世代燕侯之间。因此,燕侯旨的父亲是召伯父辛,无疑就说明“召伯”就是“召公”。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第一代燕侯叫燕侯克,燕侯旨父亲也是召公,说明燕侯旨应是第二代燕侯,且是燕侯克的弟弟。
如果召公奭是公爵,那么为何后代称呼他为“召伯”,难道周天子降了召公的爵位?显然不可能。
召伯虎,姬姓召氏名虎,是召公留在陕西的后代,史书上称之为“召穆公”,周厉王时期的名臣,多次劝谏周厉王以仁治国。周厉王去世之后,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佐周宣王,史称“周召共和”,可见当时召氏家族依然拥有巨大的权势。但六年琱生鼎铭文是“唯六年四月甲子,王才,召伯虎告曰:余告庆”,召伯虎盨铭文是“召伯虎用作朕文考”,铭刻的都是“召伯”而非“召公”。如果西周存在公爵,以召伯虎的权势与地位,岂能得不到?
西周时期的公与侯通过周公、召公家族来看,西周不可能存在公爵,那么西周频繁使用的“公”字代表什么含义呢?西周时期,“公”大约有三种用途:
首先,延续商朝用法,尊称已故祖先为“某公”。西周青铜“利簋”上的金文记载:“辛未,王才阑师,易有司利金,作檀公宝尊彝”,作器者“利”纪念祖先“檀公”,其中的“公”是尊称;又比如鲁侯熙鬲铭文记载:“鲁侯熙乍彝,用享厥文考鲁公”,鲁侯熙作器纪念父亲父亲。这种用法至今犹存,只是商周时期属于贵人的专利,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引申出公共的意思,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等编撰的《字源》记载,甲骨文中有“公宫”之称,其实就是指公共之宫,一般指供奉祖先神灵的神庙,西周也有类似说法。
第三,担任某些重要职务之后,往往都被尊为“某公”。上文的“明保”、“毛伯”,都是在特别任命之后才改为“明公”、“毛公”。学者研究发现,活着称公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朝中担任要职,执掌西周中枢——卿事寮和太史寮的职位。因此,西周名人称号中的“公”,不是代表公爵,而只是职位尊称。
一旦卸职之后,这些人是不是还能称公,如今还是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因职务而称公的,无法继承给下一代。
西周不存在公爵,但确确实实存在侯爵,齐国、鲁国、燕国等都是侯国。而且,侯爵可以代代相传,伯晨鼎铭文明确记载“王命垣侯伯晨曰:嗣乃且考侯于垣”,大意是周王命令垣侯伯晨说,继承你祖父、父亲的侯位镇守垣。由于公爵是文人虚构的爵位,因此侯爵才是西周最高的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称呼侯爵国主为“召伯”、“毛伯”等记载可见,西周也不存在“伯爵”。由于“伯”的本义是长子,因此西周名人称号中的“伯”,应该代表宗子地位。史*载,春秋战国时,周天子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
学者刘源考证,所谓“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集中在春秋时期出现,或与春秋时频繁的会盟有关。西周到春秋时期,随着犬戎入侵,以及郑庄公公然以下乱上等,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阶段,诸侯会盟成为天下秩序的源泉,而各个诸侯的国力、地位大不相同,相应的座次、仪仗等自然也会不同,比如曹国、卫国等肯定无法与晋国相提并论,于是为了凸显不同而重新设计出了五个等级,后人以讹传讹将之视为五等爵。
参考资料:《刘源:“五等爵”制与殷周贵族政治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