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或“地窑”,是我国独特的“地下四合院”,其存在的历史已经超过了4000年。
资料上称,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大量的地坑院分布,其实,资料上的记载是非常不全面的。因为在历史上,河南巩义市西村镇的西村村、东村村以及芝田镇的许多村庄也有大量的地坑院分布,但资料上并没有提及,所以,资料上的记载并不完整。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罪资料的整理者不细心,由于巩义市的乡镇企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非常兴盛,农民腰包鼓起来的时间较早,因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已经将许多地坑院平掉了,资料的整理者未必能够看到巩义市的地坑院,所以,也就没法记述巩义市的地坑院了。
据称,现在保持比较完好的地坑院位于河南三门峡境内的陕县,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呢!希望有时间去看看。
有人说,地坑院的建造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其实,地坑院的建造是劳动人民的无奈。在过去,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许多家庭都非常贫穷,没有能力建造瓦房,为了解决居住问题,有土崖的地方,劳动人民能够利用土崖挖一个窑洞居住,而没有土崖的地方,劳动人民只好在地上开挖一个大坑,人工“创造”一个土崖,用以开挖窑洞,以便解决自己居住的问题。
据称,开挖地坑院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地坑院的深度约有7米左右,长和宽一般都在12-15米之间,而且,还需要在地坑院中开挖窑洞,开挖的土方量就已经超过了2000立方。由此可见,开挖一个地坑院的难度究竟有多大。没有三两年的工夫,恐怕是很难挖出一个地坑院的。
地坑院属于露天的地下院落,而露天的地下院落必然会遇到下雨的天气,地坑院是如何排水的呢?
其实,劳动人民在开挖地坑院之前就已经想到了地坑院的排水问题。他们将地坑院开挖好之后,会特意在地坑院的一个角落里挖一个几米深的“渗坑”,用以排出雨水。
渗坑,也叫渗井,类似于农村的红薯窖,其坑壁多用砖或石块堆砌,在坑顶上加一个盖子,当遭遇下雨天时,雨水便会流入到坑内,并逐渐渗入到地层当中。
不过,由于渗坑的容积有限,是盛放不了多少雨水的,况且,雨水渗入到地层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流进渗坑中的雨水立即就会渗完的。那么,如果是下小雨倒还罢了,如果是遇到暴雨倾盆的天气,流进渗坑中的雨水又不能立即渗完,地坑院岂不就被雨水淹掉了吗?
据介绍,渗坑是非常神奇的,其渗水的速度是能够“人为”调节的。据住过地坑院的农户称,只要他们在渗坑中丢入麦麸之类的东西进行搅拌,并边搅拌边口中念念有词,那么,渗坑渗水的速度会非常快,纵然是下三天三夜的暴雨,渗坑里也能够盛下雨水,同时,渗坑里的雨水也不会溢出。在这种情况下,地坑院就不会被雨水淹掉了。
其实,这就是地坑院中的“渗坑”只有几米深,为啥永远存不满水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