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梁思永: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梁思永在几个子女中,是较少让梁启超操心的。
他的学习和工作,恋爱和婚姻也很少有波折。
这和他沉着稳重、善解人意的性格有关。
梁思永
梁思永选择考古学,无疑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梁爸爸希望儿子能留在他身边做助手,于是帮儿子开辟了一条考古学的道路。
他说,“我做的中国史非一人之力所能成。”
当他听说李济要去山西发掘西阴村遗址,便力主儿子回国参加发掘工作,并多次为两人穿线搭桥。
儿子听从父亲的建议,回国以父亲助教的身份开展工作。
这期间,他参加了西阴村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研究。
他第一次用英文,将西阴村的考古收获公布于世。
这篇论文也使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梁思永受聘于史语所考古组,投入于繁忙的田野考古工作。
1948年,梁思永与其兄梁思成(建筑学家)同时获选为第一届研究院院士。
梁家威名由此打响!
梁启超的其他儿女
在梁家的儿女里,政治热情是最高的是三子梁思忠。
到美国后,他选择了学习政治。
梁启超得知后非常不安,在信中写道:
“忠忠来信叙述入学后的情形,我和你娘娘都极为高兴。
我不干涉你,但愿你十分谨慎,须几经考量后方可行动。
在行动前先把情形告诉我,我也可以做你的顾问。”
对于儿子的精神,他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说:
“爹爹虽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盼望你们在困苦危险中把人格磨练出来。”
但作为父亲,他仍然放心不下,写信给女儿吐苦水:
“思忠最为活泼,但太年轻,血气未定,只怕进锐退速,受不起打击。
即如他这次行动,原是一种极有志气的举动,但是发动得太猛浪了。
这种过度的热度,遇着冷水浇过来,就会抵不住。
从前许多青年的堕落,都是为此。
我对于这种志气,不愿高压,所以只把事业上的利害慢慢和他解释,不知他听了如何。”
这种既尊重子女的选择,又不放弃引导教育的态度,即便在今天也很是难得。
不幸的是,梁思忠在一次战斗中,不慎喝了路边的脏水,患上腹膜炎,没能及时救治,年仅二十五岁就去世了。
右二:思忠
作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除了在清华、南开等大学教学以外,还担任了京师图书馆、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务。
同时,他还有大量的写作工作,导致日日夜夜繁忙,以至于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但是,他并未放松对儿女的教育,也未忽略为儿女的学业早作安排。
因时局动荡,社会不能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梁启超便为家中学龄期的孩子们,聘请了一位国文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
不久,他又请了南开中学的教员,到家里给孩子们补习英文和数学。
可见,梁爸爸对子女的教育从来不肯放任自流。
梁启超
梁家在北美的五个姐弟中,梁思庄年纪最小。
1925年,只有16岁的梁思庄和大姐思顺一起赴加拿大。
因读大学不够资格,只能先读中学。
年轻人心高气盛,最不能受挫,梁启超便写信告诫她:
“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你若看见别的同学都入大学,便自己着急,那便是‘孩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