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它是足部周围引发的不良体态,前面我们讲过“足”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尤其是关节与关节之间,关节与肌肉之间的作用。所以当我们出现扁平足以后,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显现。
具体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发一连串的不良体态问题
我们从下往上来看,当足弓消失后产生扁平足,首先出现受力不均匀的就是我们的踝关节,然后通过胫骨、腓骨传导至膝关节,进而从膝关节经股骨传导至髋关节。这一连串的受力不均匀会引发不同区域的肌力失衡,比如X型腿、拇指外翻、骨盆前倾等问题。
2、增加关节压力,加重其运动间磨损程度
首先大家要了解足弓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那就是“减震”。
无论是在跳跃,还是跑步,甚至是走路,当我们脚掌落地的那一刻,足弓就能够为我们吸收一定的外界压力,从而有效减轻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压力。
反之,如果我们具有扁平足,那么来自足底的压力直接会由关节周围的骨头传导至各个关节部位,从而增加关节处的磨损程度。而且踝关节与膝关节之间的胫骨就会发生内旋,这样在不均匀受力下,关节的磨损区域也会不同,从而造成单一侧磨损严重,还有可能引发炎症。
3、降低运动能力,增加受伤风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深蹲过程中,膝关节向内扣的现象。
深蹲时,膝关节内扣
当我们无法使用足底支撑一部分压力时,过多的力就会直接由足部以上的关节承担,尤其在相应关节肌群还存在一定的发力缺陷时更为明显。所以我们在下蹲时会出现踝关节受限、膝关节失稳的现象。
另外还体现在跑步、跳跃的速度、力量、爆发力等方面受限。
扁平足成因以及如何进行自测;- 扁平足成因
成因无外乎就两种: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当然,我们需要清楚后者是怎么开始出现的。
概率问题,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后天形成的,抛开一些后天病理性原因,如受伤后导致足骨损伤,医源性损伤等等,这其实也是低概率性问题。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些功能性损伤导致的缺陷,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形:
①个人走路姿势不良,加上长时间走路,得不到充分休息;
②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期负重行走;
③个人体重增加,肥胖患者;
④缺乏锻炼或者不良姿势引起踝关节周围肌力失衡;
以上可能出现的情景都可能导致我们趾短屈肌、胫骨前肌长期处于被拉长状态,从而导致足弓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