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辖14个县(市、区),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6万,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从忻州市政府所在地忻府区出发,往东相距80公里就是五台山佛教名胜区;从五台山往北进入以雁门关为代表的古战设施区;从雁门关往西进入以老牛湾、娘娘滩为代表的黄河风情区;从保德往东进入以芦芽山、万年冰洞为代表的自然生态区;最后回到忻州市区。这个环形旅游线路上,镶嵌着五台圣境、雁门雄风、黄河风情、芦芽美景、奇顿温泉五颗明珠。一路走来,五台圣境净化心灵,雁门雄风激荡心灵,黄河风情愉悦心灵,芦芽美景陶冶心灵,奇顿温泉洗涤心灵。可以说,忻州就是我们共同的心灵之舟。
忻州自然资源、自然禀赋极为丰富。全市耕地949.9万亩,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184种,野生草种400多种,野生中药材300多种。忻州地质环境复杂,矿床成因多样,矿种繁多,潜在蕴藏量极为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地下矿产资源50余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77亿吨、保有储量261亿吨,铁矿探明储量19.8亿吨、保有储量17.4亿吨,铝矿资源占全省的三分之一,铁矿资源占全省的一半以上,金矿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二,还有钼、金红石、高岭岩、白云石、大理石等保有储量在全省均占较大份额。
4、阳泉市简介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晋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平定、盂县两县及城、矿、郊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面积4559平方公里,人口141.44万人。是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誉为“中共第一城”。
阳泉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相距均为100公里,一重一轻两大城市对阳泉经济互辅性极强。阳泉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具有承东接西、双向支撑的战略地位。阳泉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在半径500公里内,分布着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及省会太原、郑州、济南等城市,经天津、青岛、黄骅港可东出渤海、黄海,是京津唐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
阳泉市地处沁水煤田东北部,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易开采、质量高等优点。阳泉矿区含煤面积183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73亿吨,其中阳泉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含煤面积105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02亿吨。
阳泉境内铝矾土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保有资源储量7.1亿吨。依托丰富的资源,阳泉市铝产业蓬勃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等为主导产品的铝产业链。
阳泉铝矾土以其储量大、品位高、杂质少、埋藏浅、易开采而著称,境内已探明的铝矾土保有储量7.1亿吨,氧化铝含量在65%以上,仅次于世界铝矾土王国圭亚那,是国内主要的铝矾土基地之一。
5、太原市简介太原,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濒临汾河,三面环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是山西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也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太原现辖 6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 3县(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1市(古交市)。全市共有 21个镇、31个乡,53个街道办事处,835个村委会, 1451个自然村,684个社区居委会。太原市面积6959平方公里。太原市人口450万。
太原矿藏堪称丰富,主要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磺、石膏、钒、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太原处在煤海中部,地质上称太原的煤藏为太原系煤,储量居全省第七位,是山西煤炭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太原系煤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煤种齐全,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气煤、无烟煤应有尽有。铁矿储量较为丰富,分布亦较广,主要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沉积型,锰铁矿储量较少。非金属矿中石膏矿是太原第三矿产,石膏以其质地优良驰名中国。
6、吕梁市简介吕梁市介于北纬36°43'~ 38°43',东经110°22'~112°19',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东西最大宽度14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20公里,周边界限总长954.3公里。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部紧邻太原市、晋中市,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南部、北部分别与临汾市、忻州市接壤。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5%,耕地面积788万亩。1971年5月,组建吕梁地区,2004年7月,正式撤地设市。现辖1区(离石)2市(孝义、汾阳)10县(交城、文水、兴县、岚县、临县、方山、柳林、中阳、交口、石楼),161个乡镇、街道(81镇、67乡、13个街道),总人口38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