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辖区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170公里。临汾市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境域四周环山,中部为盆地平川,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占51.4%,山地占29.2%。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膏、石灰、白云岩、膨润土、花岗石、大理石、油页岩、耐火黏土等在省内及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综合优势度为0.73,居全省第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省的14%,是我国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临汾市,古称平阳,系唐尧古都,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为专区、地区建制并有区划调整,2000年撤地建市。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0.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排在全省11个市中第2位。
11、运城市简介运城市,辖1区2市10县和12个省级开发区、14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172个村民委员会、23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37.26万人,城镇人口275.27万人,城镇化率为51.24%;乡村人口261.99万人。
运城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饶富足。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目前已形成粮、果、菜、畜等主导产业和循环产业链条,拥有7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0亿公斤以上,水果年产量超过60亿公斤。苹果、油桃等优质水果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秘鲁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3.8亿公斤,占全国出口近四分之一。
运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原材料工业基础雄厚。这里已发现的矿产有61种,已开发利用的有34种。盐湖镁盐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铜矿和玻璃石英砂岩储量分别占全省95%和67%,主要矿种的保有量为:煤碳4.5亿吨,铁矿602.4万吨,铜金属240万吨,铝土矿1064万吨。原材料工业基础雄厚,氧化铝产能330万吨,约占全国的12%;电解铝产能80万吨,约占全国的7%;金属镁产能40万吨,约占全国的30%;焦炭产能1000万吨,为发展原材料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奠定了良好基础。初步形成了煤电铝材、煤焦化、金属镁、运输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打造了大运、亚宝、丰喜等28个中国驰名商标。
运城市,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国保文物102处、省保文物67处,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关帝庙,中国四大历史名楼之一——鹳雀楼,艺术宫殿——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祭祖圣地——舜帝陵,中华瑰宝——黄河大铁牛,国内独此一家的盐湖黑泥浴、豪门望族——闻喜裴氏宰相村,关圣文化建筑群名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五位。
本文由头条号:中国地理百科新号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