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1.8%,森林覆盖率26.45%。最高海拔关帝山主峰2831米,属山西境内第三高峰。
【地貌】吕梁地貌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至东北方向西南倾斜,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最高海拔关帝山主峰2831米,最低点在石楼县和合乡崖头村黄河岸,海拔556米,相对高差2275米,市区海拔920米至940米。
地貌大致可分为中山区、丘陵区、平川区三种类型。中山区海拔1500米以上,区内奇峰突立,挺拔险峻,沟壑纵横,分布着众多小山川,植被覆盖较好,包括岚县、方山、离石、中阳、交口五县(区)和汾阳、孝义、文水、交城四县(市)的山区部分。丘陵海拔900米至1500米,黄土覆盖广,厚度大,地形破碎,坡陡沟深,平地较少,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包括黄河沿岸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四县。平川区海拔740米至800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现代立体化种植业,包括汾河沿岸交城、文水、汾阳、孝义4县(市)。
【气候】吕梁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的特点。
7、晋中市简介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西傍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晋中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的年轻城市。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商代后期境内就有城邑出现,春秋时期开始设立县一级行政建制。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1968年起称晋中地区,1999年,设立地级晋中市。晋中市辖区总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5万,行政区划分为1市(介休)1区(榆次)9县(太谷、祁县、平遥、灵石、寿阳、昔阳、和顺、左权、榆社)及晋中经济开发区,118个乡镇。
晋中是晋商故里,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晋中商人的商号店铺遍设全国通都大邑,并远涉日本、西亚和俄蒙,一时间“晋商”与“徽商”并驾齐驱。1824年,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以此为代表的山西票号“汇通天下”、“执全国金融之牛耳”。
晋中人杰地灵、名家辈出。著名历史人物中,政治家有春秋祁奚、东汉王允、北宋文彦博、清代祁隽藻;文学家有唐代王维、温庭筠,实业家有晋商巨子乔致庸、渠本翘,票号创始人雷履泰;当代名人中,有法学家张友渔、历史学家侯外庐、画家李琦、歌唱家郭兰英、阎维文及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涛。
晋中境内山、川、丘陵皆备,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东部山地岭高坡广、林木丰茂,是全市重要的林产品基地;中部丘陵岗峦起伏、草种繁多,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础;西部平川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为发达的农业区。
晋中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境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开采价值的煤、铁、铝土、硫磺、石膏、陶瓷土等20余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矿种的四分之一,其中,煤炭储量大、煤种全、品质优,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这为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8、长治市简介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平均海拔1000米,地处太行山之巅,有“与天为党”之说,史称“上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留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丽诗篇。长治市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东西长150千米,南北宽140千米,总面积为1395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90%。2018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市辖区面积2631.3平方千米。
【水源特征】 长治市地跨海河、黄河两大流域。其中,海河流域面积11103平方千米,占79.9%;黄河流域面积2793平方千米,占20.1%。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和黄河流域的沁河等。浊漳河是上党人民的母亲河,在长治市境内河长364.2千米,其南源、西源、北源三大支流及干流流经全市除沁源县以外的11个县市区,流域面积1003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2.2%。沁河在长治市境内河长98千米,流域面积228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6.4%。全市有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97条。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大岩溶泉,水量丰沛,水质优良,是长治市重要的水源。
【矿产资源】 长治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市12个县(区)除沁县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外,其他县(区)都分布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岩、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有白云岩、硅石、石膏、铝土矿、硫铁矿、耐火黏土、高铝黏土、铁矾土、水泥黏土、砖瓦黏土、陶瓷黏土、紫砂陶土、花岗石、大理石、红石板、建筑砂等多种矿产;还有硅藻土、油页岩、含钾岩石、钾长石、低品位磷矿、蛇纹岩、钠长石、泥炭、麦饭石、白垩土、水晶、蛭石、石棉、石榴子石、重晶石、冰洲石和煤层气以及伴生的钛、镓、钴等,共40种。最具优势的矿产是煤炭、铁和石灰石。长治市是国家重点产煤市之一。2018年,长治市已探明煤炭储量近300亿吨,年产原煤1.1亿吨左右;已探明的煤层气储量5700多亿立方米,埋层浅,开采条件好。
【气候特征】 长治市地处被誉为“黄金人居带”的北纬36。~37。之间,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长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和“夏季的无扇之城”。市区东有50平方千米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有27平方千米的漳泽湖和32平方千米的长治湿地,内有20千米长的环城水系,非常适宜人居人游。2018年(1月至12月),长治市平均为10.6摄氏度,比历年偏高0.9℃,平均降水量为486.3毫米,比历年偏少44.8毫米,各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61.3小时。
【长治市人口】
2019年年末,长治市全市总人口为347.8万人。
9、晋城市简介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太焦、候月铁路纵贯本境,晋焦高速、长晋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总人口为232.08万人。全市人口中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城区。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
【矿产资源】 晋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地下地上,宝藏遍布,尤以地下宝藏之多称冠全省。境内已发现的矿藏有20余种,不仅有大量的煤、铁、铝、硫黄、石膏、石英、石灰石、白云岩、耐火黏土、大理石、花岗岩等,而且还有稀有金属锰、铜、铅以及异常珍贵的铀。在各种矿藏中,煤、铁储量最大。境内煤炭总储量预计为808.1亿吨,已探明储量273.3亿吨,其中,无烟煤储量占山西储量的1/2多和全国储量的1/4多。与煤伴生的清洁能源——煤层气已探明储量达6.85万亿立方米。铁矿储量为2.23亿吨。硫铁矿、铝矾土的储量也在5000万吨以上,石灰石储量高达6.5亿吨。大理石的储量约6.05亿立方米,品种有墨玉、汉白玉、紫檀玉、象牙玉、晚霞玉等达28种之多。
10、临汾市简介临汾市是山西省辖11个地级市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西以黄河为界与陕西延安市毗邻,东与省内长治市、晋城市接壤,北与省内吕梁市、晋中市相邻,南与省内运城市交界。下辖1区(尧都区)14县(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2市(侯马市、霍州市)。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临汾经济开发区、侯马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