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国时期的上海,大家想到的是什么?是纸醉金迷的东方巴黎?还是热血的帮派火拼?一提起帮派,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青帮?说起青帮便不得不提杜月笙。
杜月笙可谓是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一生更是波澜壮阔。从水果行的学徒到高桥镇的小混混,再到上海青帮的老大。杜月笙的成功并不是因为生在敢拼敢打生在乱世,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高情商。
杜月笙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无论是与命运对抗、还是与人斗争,凡事总能逢凶化吉,为人处事方面更是令人称赞不绝。但是命运也是公平的,年轻时有多风光,晚年时就有多凄惨。
一、一代枭雄名起上海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四岁之前父母便相继过世,年幼的他先后被继母和舅舅抚养。杜月笙14岁的时候正式进入青帮,拜在陈世昌门下。后来又因陈世昌的关系得以进入当时青帮龙头黄金荣的公馆,取得黄金荣的信任后开始负责经营租界内的赌场。
在青帮站稳脚跟的杜月笙成立了“三鑫公司”,这家公司将当时法租界的鸦片提运全部垄断。在“商场”风生水起的杜月笙,开始将目光转向政界,同年杜月笙凭借较广的人脉关系出任法租界的商会联合主席,同时身兼华人会监察。黎元洪的党羽更是称杜月笙为“当代春申君”,就连当时的著名学者章太炎、知名律师秦联奎都是杜月笙的座上客,杜月笙的社会地位在他的不断经营下逐渐提升。
在杜月笙鼎盛时期,受到恩惠的人非常之多,这些人遍布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少将张学良和高官戴笠。鼎盛时期的杜月笙不仅是谈笑有鸿儒,更是往来皆权贵可谓是相识满天下。
二、一代枭雄落魄香港杜月笙鼎盛时期在上海的生活可谓是“纸醉金迷”,就连老婆也是娶了五个。然而一代枭雄杜月笙最终也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1949年4月杜月笙思量再三,决定带着家人离开上海前往当时还在英国人手中的香港。
这一决定,也开始了杜月笙的下坡路,蜗居在香港的杜月笙已经没有了在上海滩的势力,也从一个名震江湖的老大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富翁。在香港的他可谓是人生地不熟,除了几个相熟的老友几乎没人知道他是名震上海滩的大人物。
在上海多年纸醉金迷的生活,已经养成了杜月笙挥金如土的习惯。虽然前往香港之时杜月笙带了不少钱财,但随着挥霍,钱也越来越少,日子也是越过越紧张。一家人一度陷入窘境,杜月笙在去世之前,手里的积蓄仅有10多万美金,这让当时的五姨太孟小冬十分吃惊。
全家照
在上海滩的时候,杜月笙靠着赌场、鸦片赚了无数钱财,但是为人极其重情义,因此攒下的欠条便有足足一箱。
杜月笙临死前,安排弟子陆京士协助他分配遗产。在此之前杜月笙更是将这足足一箱的欠条亲自烧毁了。这一举动让当时经济十分紧张的杜家大为震惊,可是杜月笙却对家人吼道:“这是在救你们的命。”
杜月笙语重心长的对家人说:“借钱的有人流落天涯、有人未知生死,若我死后你们一个个的去追债,那么势必将生前所维护的这些关系和交情都弄的不好看了。这些人念着当初我帮他们的情分上,在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出手相助。若是你们去追债,也可能引来*生之祸,这便是所谓的大恩如大仇,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1952年8月16日,一代枭雄杜月笙病逝于香港,享年63岁。杜月笙在弥留之际对众人说:“我去世以后,要将我带回上海,葬在高桥。”晚年居住在香港,死在异乡这成为杜月笙逝世之时最大的遗憾。
杜月笙与朋友
杜月笙去世之后,在顾嘉棠和陆京士的帮助下孟小冬和其余几位妻子,将杜月笙的尸首运往台北,而他的墓地坐东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以此来慰藉其思乡之情。
三、杜月笙的民族情义杜月笙虽为青帮当家人,但是始终心系民族大义。1925年,日本人在上开设的棉纱厂因虐待童工而引起工人的罢工,但日本人却残忍地用枪射击手无寸铁的工人。事情爆发后,日本利用各方关系强行将此事压下,当时上海商学工各界联合做正义声援,但本次声援活动需要一位最具有威信和民众力量的人加入,上海滩霸主杜月笙便是他们寻找的人。而杜月笙知道后,立即暂停了所有的应酬并为此事开始“调兵遣将“。
在对日战争中,杜月笙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并且设立众多医院。还利用自身的资源做慈善,开设学校投身教育。杜月笙还多次参加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为抗战筹集救国款项150余万元。重庆医院是当时最先进的后方医院,而这所医院正是1942年由杜月笙所筹建,因此他也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
后人对杜月笙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杜月笙能从一个水果行的小混混到上海滩最大的霸主,杜月笙的传奇也被后人写成书、拍成电影。从经营生意方面来看,杜月笙十分有经济头脑,而他更明白江湖刀口的生活并不能长久,因此他也将“人面、场面、情面“三碗面用的风生水起。
作为现代人,杜月笙叱咤风云的年代我们已经无缘目睹,只能在历史轶事中寻得一点蛛丝马迹,最让我佩服杜月笙的也并非他雄霸上海滩的聪明智慧,而是他对孟小冬的深情。身患哮喘的他在弥留之际,为圆孟小冬一场婚礼不惜拖着病重之躯完成了婚礼。
杜月笙孟小冬
杜月笙的一生,无论功过皆是过往。后人也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人面、场面、情面“三碗面的妙处,而这”三碗面“更是被当今众多生意人所效仿。
文/枕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