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
政府和黑帮联手做生意,导致民国几十年,遍地是烟鬼。
杜月笙一辈子都没放手包娼包赌,走私贩毒的买卖。
在杜美如的回忆里,她的父亲杜月笙发达的时候有一百多家公司,每天生意上的事情忙不过来,她们做子女的想见一面都得预约。
杜月笙的生意在当时的上海滩那就是如日中天。
他八面玲珑,穿行在庙堂与江湖之间。靠着黄赌毒赚来的钱,不断地资助各方势力,他的一张人脉网越织越广,上海滩没人不买他的账。
拿过他钱的人,自然都说他好。包括章太炎,包括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长饶汉祥,这位秘书长还为他撰写了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孟小冬和杜月笙
杜月笙平时最喜欢穿的一身就是长衫布鞋,这副斯文扮相,在大家眼里如同“当代春申君”。
有不少落魄失意的文人政客 ,但凡有点名气,只要登上杜月笙的门,他都愿意养着。段祺瑞、戴笠、杨度是他的上门客。
名利双收,不得不说,杜月笙是实实在在的机会主义者。
1933年,杜月笙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恒社”。商政两界的名流被他尽数吸纳,几乎网罗了整个民国上层。
黑帮与政府勾肩搭背,所有的违法违禁的生意变得合法化,这才是杜月笙想要的局面。
作为青帮三巨头的黄金荣、张啸林此时已经被排挤出上海的核心,杜月笙成了独一无二的“上海皇帝”。
姚玉兰和姐妹
他的为人处世,确实无人能及。
他说过一句话,人生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
一句话似乎是点破了人生的桎梏,可细想的话,在人海浮沉的杜月笙,是不是长袖善舞?
杜月笙的身上,有多少好,就有多少坏。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都在积极宣传抗日,作为社会名流杜月笙也响应号召。
最初借助恒社的力量,救援了大量东北难民。还组织手下人成立了“抗日救国会”。
开始做了些好事,后来心思转到别的事里面了。
随着抵制日货的呼声渐高,杜月笙的抗日救国会开始向贩卖日货的商家收取保护费,只有交了保护费的商家才能继续做生意。
旧上海街景
黑社会的思路离不开打砸抢。
抗日期间,他利用香港和内地的公司,往返于解放区和重庆之间运送物资。囤积居奇,赚了个盆满钵满。
投机倒把也是杜月笙借机生财的手段之一。内战开始后,一度成为哄抬物价的幕后黑手。
蒋经国为了遏制物价,还把他儿子杜维屏抓去坐了半年牢。
19岁的杜美如考入了理想中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而这时解放军已经突破了长江防线。
当杜美如把喜讯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让她收拾行李,离开上海。
杜美如当时还以为要去度假,结果等她再回来时已经是耄耄老人。
杜美如公主般的人生,在那年也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