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社合影
1949年5月,杜月笙扔下上海产业,带着一家搬到香港坚尼地台18 号。
随他来到上海的一家子足足有一百多人。其中有些人跟随了他一辈子,从小一起打天下。
到了香港之后,失去产业依靠的杜月笙,或许是因为雄心不减,又或者男人的自尊作祟,没有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来节省开支。
当时的生活水准,依旧维持在上海时的模样。
这期间一家人的账目都是杜美如管理的。杜美如早早地发现如今的财务状况已经是入不敷出,每天家里产生的费用需要七八千港币。
杜月笙一生娶了五位太太,育有八子三女。
杜月笙一家
杜月笙在世的最后的时光里,打算将一家人送去国外。结果询问了办理护照的价钱,打了退堂鼓。
杜月笙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怕到医院被暗*,就在家里养着。杜美如和几位妈妈轮流照看父亲。
躺在病床上的杜月笙每一天都是煎熬。他有哮喘病,心情也越来越不好,医生给开的药越来越多,可身体就是不见起色。
香港的天气又闷又热,有一天杜月笙哆哆嗦嗦地嘱咐杜美如去汇丰银行取回一个盒子。
盒子里都是别人写下的欠条。杜月笙当着杜美如的面,把这些欠条一张一张地撕毁了。
杜美如和丈夫
这些钱都是他一笔一笔赚回来的,也是他一笔一笔借出去的。杜月笙到了香港之后,常有些人登门做客。有之前商业的朋友,也有政界的。
杜月笙在上海的产业没来得及全部变现,但是他带出来的也不少。欠条里有部分是之前在上海就借出去的,也有很多是到了香港后借出去的。
杜月笙对杜美如说,我不想你们给我丢脸,去跟人家要这个钱。
病入膏肓的杜月笙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临死前他毁了这些欠条,将过去的恩恩怨怨一笔清零。
杜月笙人生几十载,知道什么叫做人走茶凉。他走了,要还钱的自然会登门来还,如果人家不还,或者还不上,很可能会连累家人受到威胁。
杜美如
毕竟和他打交道的没有几个是善良之辈,不如毁了欠条,彼此留个好念想。
杜月笙说得很明白,他不希望这些子女去讨债。
在杜美如的记忆里,一摞欠条,只有一家人来还过钱。
杜月笙弥留之际将自己剩余下10万美金,分给了身边的几个太太和儿女。
1951年8月16日,一代传奇杜月笙在香港家中离世,一共度过了63个春秋。
杜月笙这一生很难评价。他对身边的人很好,可是面对人生中的大是大非,他向来美丑不分,善恶不辨。
很多想学他圆滑处世的能力。要知道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坏处早已掩盖了他带来的好处。
杜月笙走后,一家人很快陷入了迷茫。杜月笙活着的时候都围在他身边,不用工作,不用挣钱。可杜月笙走了,这份生活的重担又重新落回她们身上。
杜美如的母亲当年是京剧名角,可眼下也只能典当首饰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