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软兜长鱼做法,国宴软兜长鱼的做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5 02:07:39

美味的“淮白鱼”

淮白鱼的烹饪既可使用吴地的莼菜芼菜做汤,又可用楚糟提味,其美味不必多说。苏东坡对淮白鱼的美味甚是念念不忘:

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赠莘老七绝》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初食淮白鱼》中赞美了淮白鱼的鲜味,在其《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中更是称赞淮白鱼为天下第一鱼:

天下众鳞谁出右,淮南双玉忽尝新。未知丙冗果何似,只恐子鱼无此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明清时期,淮安因此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享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得此优越的地理优势,两淮地区的盐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盐区。盐商在其中谋取了巨大的利益,这让他们的日常饮食、娱乐消费形成了一股铺张浪费之风。《永宪录》中就有类似的记载:

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饮食器具,备求工巧;俳优伎乐,恒舞酣歌;宴会戏游,殆无虚日......骄奢淫佚,相习成风。各处盐商皆然,而淮、扬尤甚。

国宴软兜长鱼做法,国宴软兜长鱼的做法(5)

淮安:优越的地理位置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淮安的奢靡之风盛行,也正是这种饮食风气加速了淮安菜系的发展,因消费竞争激烈,厨师技艺不断提升,因此,在当时出现了名气极高的“全羊宴”、“全鳝宴”。善于使用一种食材,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美味菜肴,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

同光间,淮安多名庖,治鳝尤有名,胜于扬州之厨人,且能以全席之肴,皆以鳝为之,多者可至数十品。盘也,碗也,碟也,所盛皆鳝也,而味各不同,谓之曰全鳝席。

这是出自《清碑类钞·饮食类》中的记载,详细记录了淮安当时赫赫有名的全鳝席。

国宴软兜长鱼做法,国宴软兜长鱼的做法(6)

有名的“全鳝席”

晚清之后,由于盐政的改革,盐商们无法继续垄断,淮安菜也因此逐渐回归理性,更加追求本质、朴实的菜风,与扬州菜、南京菜、镇江菜等共同融合铸就了今天的淮扬菜系,使其不断繁荣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软兜长鱼的风味特点及制作工艺

淮安菜的发展历史中,曾以善于制作“全鳝席”而名扬四海,由于江淮地区物产丰富,尤其是鳝鱼,因此,当地的厨师在鳝鱼制作上技艺高等,通过各种烹饪手法,如炒、爆、蒸、烧、煮等可做出多达108种菜肴。其中,软兜长鱼就是最具代表的一道特色,质地滑嫩、鲜香浓郁、口味醇正、色泽明亮。

优质选材:制作“软兜长鱼”在选材上要优质,首选江淮流域的“笔杆青”长鱼,体型瘦长,并且是鲜活的,只有这样的长鱼才能做出肉质细嫩、口感醇正的美味;

国宴软兜长鱼做法,国宴软兜长鱼的做法(7)

鲜活的“笔杆青”长鱼

汆制去腥:新鲜的鳝鱼,表面会有一层黏液,汆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去掉这层黏液,减少腥味。汆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稻草)汆制法和盐醋汆制法,前者主要是利用稻草将鳝鱼表面的黏液刮掉,此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去掉表面的黏液,但是稻草容易划伤表皮,烹饪破碎;后者主要利用了调味料的作用,比如食盐可以使鳝鱼肉内的蛋白质凝固,让其变得紧实有弹性,出锅后滑嫩爽口,醋可去除表面的黏液,减少腥味;

剔骨取肉:制作“软兜长鱼”并不是使用整条鳝鱼,而是去骨取其脊肉,物各有所用,《清碑类钞·饮食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淮安庖人之治馔,以熘炒著。其于鳝, 普通之制法有三。一曰虎尾, 专取尾之长及寸者,去其尖,加酱油调食之。二曰软兜, 专用脊, 俟油沸于锅投入之,似煮似炒。三曰小鱼, 则以其肠及血, 煮之使熟, 临食则调以酱油。

“虎尾”使用鳝鱼尾背净肉,“软兜”使用鳝鱼脊背净肉,“小鱼”则使用鳝鱼血、肠制作。

国宴软兜长鱼做法,国宴软兜长鱼的做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