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碑手练习,推碑要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7 22:14:17


  说明:整个动作需缓慢运动,两手臂弧形向下运动时,要与圆裆扣膝的虚步相配合,两手臂均要以肩催、肘坠带动小臂做弧形整体运动,不可先动小臂梢节。


  第十四式海底针捶

  接上式,两胯劲力转换,意引会阴穴上提内收催身,促使右脚向右侧击出一步,上身保持中正,脚跟先着地,脚尖要有内扣之意,膝向右侧弯弓,使两腿转换成右趔马步型;同时,右手臂向右侧寸击右捶,其捶型为立捶,捶心内含,向正前方,捶尖向右侧,捶略高于胯,整个手臂微屈外伸。而左手臂也同时以肘为中心,向左侧斜下方做切击外撑运动,肘略高于左胯,掌略高于膝,掌心斜向下。此时,两手臂左右一线以膻中穴为中心对称相争。头仍右转,目视右掌食指处,此运动为呼气。图15(1—3)

  说明:此动作为整体发动,瞬间进击,由步带身,由身催臂,是在良好的上下弹性内劲基础上产生的整体弹性内劲,是打击对手中下盘的最佳捶法。 

  第十五式 反拨小掌

  接上式、,两腿在右趔马步型的基础上,弧形转换为骑马步型,然后继续转换成立马步型,两脚向内略微移动;同时,左手臂向左上方弧形外旋做上承运动,左臂弯曲,肘部夹角要略大于90度,左掌略高于肩,掌心斜向上,掌指向斜上方。右掌转换为捶,向右下侧微内旋沉肘坠肘外撑配合左手臂,捶心向正前方,捶尖向右侧方向,虎口向上。头随动作向左侧转动,目视左掌前方,此运动为吸气。

  两腿由立马步型通过落胯下蹲转换成左趔马步型;同时,左掌向左侧瞬间推击,掌心向正前方。而右手臂也同时向右侧继续沉撑配合,使捶心向下前方,虎口斜向上,捶尖向右侧。目视左掌食指处,此运动为呼气。图16(1—48)

 

推碑手练习,推碑要领(9)




  说明:此动作是在步型的转换下,催动身法、手法进行的整体运动。两手臂弧形上承时,做缓慢微外旋运动,而沉切推击时,两手臂以膻中穴为中心对称相争要做微内旋运动。

第十六式 盘肘

  两腿向上直立,右脚向左侧移动约半脚距离,脚跟抬起,脚尖着地,身体微向左侧倾斜。左掌随之向左侧上方进行外旋穿击运动,使左掌略高于头部,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左侧上方。而右侧手臂向右侧同时微外旋撑击。此时,两手臂以膻中穴为中心对称相争,保持身体的平衡。目视左掌中指处,此运动为吸气。

推碑手练习,推碑要领(10)


  两腿下蹲屈膝成半骑马步型,左手臂以肘部为中心,随身法弧形向下向内做半圆弯曲沉切运动,肘部夹角略大于90度。此时,左大臂同身体侧面为一直线,而小臂则伸向身体正前方,掌略低于肘,掌心向右侧,虎口向上,掌指斜向正前方,捶要微内旋向右侧沉坠撑击。目视左肘尖,此运动为闭气。

  两腿由半骑马步转换成左趔马步型,左臂继续弧形内旋,向左侧撑击肘部进行盘肘运动,此时,肘部夹角仍大于90度。而右捶则继续配合,做微向右侧的撑击运动。此时,头先转向右捶方向,目视右捶,然后头再向左侧转动,目视左肘前方,继续向左侧同时撑击左肘。此时,左肘略低于肩,掌略低于肘,掌心向下,掌指向正前方,而右捶仍向右微撑,捶心向正前方,虎口向上,捶尖向右侧方向,大臂仍同侧面一线,此运动为呼气。

  两腿转换成立马步型,左手臂以肘关节为中心做外旋弧形回收小臂运动,守护身体左侧中线,而右捶同时做微外旋内收的对称相争运动,此运动为吸气。然后,两腿转换成左趔马步型,左掌向左侧微内旋推击,掌心向正前方向,右手臂继续微内旋松沉外撑配合,目视左掌食指前方,此运动为呼气。图17(1-8)

  说明:盘肘运动一定要配合步型的转换,两胯虚实的变化带动肩肘的转动,并由右手臂的沉切外撑配合,促使左手臂进行微内旋的弧形盘肘运动。其意要松沉下合得劲,上承时要有钩挂之意,下切要有挫击之意。

  第十七式 搬弓捶

  两腿在趔马步型的基础上转换成立马步型,上身保持中正,腰下塌;同时,两手臂分别向两侧做向上微托起的弧形外旋伸展运动,动作幅度不可过大。此时,两手略高于肩,手心均向上,掌指向各自的外侧方向,虎口向后,头上领。目视前方,两眼余光视双手处,此运动为吸气。
 

推碑手练习,推碑要领(11)


  右手臂在肩部的催动下,以肘为中心点,向肩部上方弧形弯曲小臂,当右手掌弯曲到右肩上方时,转换成桃尖捶,捶尖向头部方向,虎口斜向下,捶心向前,肘尖向右侧外撑;同时,左掌也转换成捶,手臂弧形外撑。然后,两腿由立马步型转换成骑马步型;同时,两肩分别里扣内旋,带动两手臂分别向两侧对称做弧形内旋运动。右手臂以肘为中心旋转手臂,肘部向右侧外撑,如同手握弓弦向外拉弓一样。左手臂也同时向右,向下,再向左侧做弧形内旋运动。此时,两手臂以膻中穴为中心互相对称相争如同搬弓状,右捶捶心向下,捶尖向左侧,虎口向后,左捶捶心向下,捶尖斜向前方。头向左转,目视左捶尖处,此运动为呼气。图18(1-3)

  说明:两手臂要对称旋转外撑,相互联系,劲力相争。意念要如同搬弓、开弓一样,动作不可过高,要通过肩背转送劲力,定位时要周身下沉外撑劲力。

  第十八式 抖弓捶

  两腿在骑马步的基础上转换成左趔马步型;同时,左手臂弧形弯曲小臂,弯曲到与左肩平行相对的位置,左捶心向下,捶尖向右,肘部夹角略大于90度,肘略低于肩,并向左侧外撑。右手臂也同时由肩催动,以肘为中心,向右下侧做弧形微外旋运动,肘部沉坠,手臂微屈,捶心向上,捶尖向右侧方向。此时,头随身体向右侧转动,目视右捶,此运动为吸气。图19(1-2)

  说明:两手臂的转动变化由腰脊牵动,要与腿的步型转换一致,意要相连,劲不可断。定位时,要周身下沉,两臂前后对称相争并向外有抖发之意。

  第十九式 崩弹射弓捶
  意引会阴穴内收向上催身,由左胯催动,右胯领带,将右腿向右侧方向击出一步。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脚时,脚尖有内扣入地之意;同时,右手握捶,随势向右侧进行撞击,手臂捶型不变,左肘也同时配合向左撑击。头仍右转,目视右捶,此动作为闭气。
 

推碑手练习,推碑要领(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