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秘与乌鸦
匿名社交一直在生长,却也一直在死去。用户往往受到猎奇心理的驱动,迅速聚集到新兴的匿名社交平台“强势围观”,形成一股似乎势不可挡的潮流。
而这股潮流很快就会被自身所阻碍:短时间爆发的匿名吐槽,使得平台内容迅速同质化、垃圾化,猎奇的用户们再也游猎不到心中期待的新奇感。而这时,往往会有一款新的匿名社交产品诞生——循环往复,漫漫无止期。
匿名社交,真的是伪需求吗?
身份庇护下,寻求聚合的信号塔
社交隐藏:褪去身份的禁锢
互联网社交的原初状态,大概是一片新奇而神秘的净土。
最初的互联网社交,还是由BBS等在线社区构建起来的大型兴趣广场。人们的身份标识简洁而单纯:一行IP地址,一串随机的编码,或是一个简单的称号。由话题、地域、兴趣聚集起的人群,在淡化的社会关系下成为了“虚拟实在”,以纯粹的陌生人身份进行交流、分享。
Facebook、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让“身份”再次回到了互联网社交的中心。
作为最典型的熟人社交平台,朋友圈已经成为了个人品牌的大型展览。用户生产内容被装裱成一幅幅图画,标记好了作者简介,在展馆中供人欣赏。“身份”的裸露甚至将其划分为了不同的展区:对于同事、上级开放的内容,是“今天又加班了”;对于同学、朋友,是“给大家安利一家烧烤”;对于前任,是“男朋友做的饭真好吃呀”。
而所谓的陌生人社交,亦逃不开身份的禁锢。抖音、快手中的红人,或是凭借颜值卖萌撒娇,或是极尽“段子手之力”博人一笑,社交的目的似乎都化为了点亮的红心、数以万计的转发量。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聚光灯下——这不是一场交谊舞会,而是需要用心表演的独角戏。
匿名制,则关上了这盏令人焦虑的聚光灯。
网络的高度隐蔽性成就了匿名社交。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成为纯粹虚拟的、数字化的符号,褪去镣铐的人们得以参与这场名为“匿名”的舞池狂欢。在匿名的庇护之下,个人的真实性或许尚待商榷,人性的真实却一览无余。
QQ的“悄悄话”功能在其存在之时,通常是恶作剧的盛产地。基于QQ本身熟人社交的属性,用户依旧带有“熟人”的身份标识。亲密的好友戴上面罩,瞬间便会化身为“作乱者”,捉弄式的表白、欺骗、嘲弄层出不穷。
另一边的陌生人社区亦是人性的镜子。Sarahah的高隐蔽性助推了用户的嚣张气焰,让这个平台成为霸凌行为、散播仇恨言论等恶劣行为的“孵化室”。提供“树洞”功能的公众号、微博号上,情感内容往往占据了大量的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