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红极一时的社交APP sarahah
标签化:茫茫人海的社交灯塔
无连接,不社交。匿名带来的不仅是人性的释放,亦有社交关系建立过程中初步连接的缺失。如何令两个毫无关系、互不相知的点,产生可能的连接?匿名社交说:贴上标签。
社交APP“SOUL”主打“完全匿名”,头像、昵称、地域等一切可能暴露身份的元素都不复存在。而用户在正式使用SOUL交友之前,都会被要求进行“灵魂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被分配到不同的“灵魂星球”。利用简单的心理测试,SOUL自行将用户进行了初步的人群划分,以帮助失去身份的人们建立起基础连接:你们,是“同类”。
Twinkle则把这一权力交给了用户。在twinkle中,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的“个性标签”,通过稀奇古怪的个性寻找可能的密友。无论是“摄影发烧友”、“我爱烤鸡”,还是一串乱码,都是匿名社交中的有效信号。自定义标签呼唤着身边的素不相识者:“嘿,我们或许可以做个朋友?”
抛却身份的人们犹如夜幕下的船只,自由随性,而茫然不知所向。标签体系则树立起一座座社交灯塔,试图在一片混沌中引导出社交关系最初的连接。
人人渴求的隐身衣
评断与被评断:自我价值的判断与实现
西方文化中有“no judgement”,意为“不要评断”。
恰恰相反的是,人们往往需要被评断。“我”认为“我”怎么样并不是个人价值的全部,“他们”认为“我”怎么样才能完整地衡量自我的存在。他人的评价与看法,构成了人们审视自我、定位自我的一面镜子。
社交稳定地提供着“他人评价”这一自我价值判定的参考物,却又因社会关系的阻碍,无力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当所有话语都被包裹上糖衣,人们不得不费尽心思,揣摩着他人话语中的深意:“他是夸我认真细致,还是想说我做事磨蹭?”
在这一角度上,朋友圈内“匿名印象”的几度火爆几乎是必然。每过一段时间,朋友圈便会被某一印象评价链接刷屏:大家纷纷开通属于自己的页面,呼唤好友匿名留下对自己的印象。这一互动形式因其营销性质被屡屡封禁,却依旧如野草般一茬一茬地旺盛生长。匿名评价褪去社交话术的外衣,还原出最真实、最具价值的评断,成为了可信赖的自我价值评判坐标。
QQ最新推出的“坦白说”功能亦是如此。同为匿名评价好友,坦白说的功能设计更为纯粹。评价语将会由系统随机给出,如“摇滚怪咖”、“结婚一定会邀请的人”等,用户的权力则是选择出与评价语最为相合的好友。不可自定义评价语的设定损失了一些用户的参与感,但也同时减少了恶意评价的出现率,评价显得更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