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设立X大奖以促进人类探索事业的彼得·戴尔曼迪斯
由此看来,航天业也像其他任何产业一样,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一位名叫彼得·戴尔曼迪斯(Peter Diamandis)的年轻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80年他还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读书期间便联络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宇宙探索及开发学生联盟”(Students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以下简称SEDS)。这个主要由大学生组成的民间团体致力于培养大众对太空的兴趣,同时也希望能招募到更多喜欢太空的人进入相关专业学习,为太空探索多培养一些人才。
1987年,戴尔曼迪斯读到了美国飞行先驱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的一本传记,记录了他为了争夺奥提格奖(Orteig Prize)而驾驶飞机横穿大西洋的故事。这个奥提格是一位纽约商人,1919年他拿出2.5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6万美元),奖励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团队。事后证明,这个奖不但捧红了林德伯格,而且激励了一大批工程师投身飞机制造,为民用航空业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戴尔曼迪斯宣布设立X大奖(X Prize),试图复制奥提格奖的成功模式,促进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2004年初,一位名叫安萨里的商人捐助了一大笔钱,于是该奖更名为安萨里X大奖(Ansari X Prize),总奖金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000万美元。只要有谁能做到只用私人资金就将一艘载人飞船送过卡曼线(Karman Line),然后在两周时间内重复一次,就能领取这笔奖金。
这个条件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有两个难点。首先,这条卡曼线位于海平面之上大约100公里处,是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缘,比普通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高度还要高上10倍。根据计算,这条线之上的空气太过稀薄,传统的固定翼飞机无法利用机翼获得必要的升力,只能用火箭来提供向上的动力。火箭发动机和普通飞机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前者本质上就是一枚炸弹,宇航员是在一次可控大爆炸的推动下升上太空的,危险系数远比喷气式飞机要高。其次,这颗“炸弹”还必须回收下来重新使用,这又增加了火箭制造的难度,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发射成本,否则的话全世界就没几个人坐得起太空飞船了。
“标尺复合材料”公司创始人,航空工程师伯特·鲁坦
最终拿到大奖的是一位名叫伯特·鲁坦(Burt Rutan)的飞机工程师,他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一家名为“标尺复合材料”(Scaled Composites)的新奇小公司,试图用新型复合材料来制造航天器。2003年12月17日,该公司研制的“太空船一号”(Space Ship One)首次实现了超音速飞行,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做到这一点的私营企业。就在同一天,微软创始人之一的保罗·艾伦(Paul Allen)公开承认他就是该项目背后的金主。
2004年9月29日和10月4日,“太空船一号”两次飞过卡曼线,为“标尺复合材料”公司赢得了安萨里X大奖。不过,为了得到这1000万美元奖金,艾伦至少投进去两倍于此的研发经费,从商业角度看是笔赔本的买卖。事实上,为了赢得这个奖,来自全世界的数家高科技公司总共投入了超过1亿美元的研发经费,而这正是戴尔曼迪斯想要看到的结果,即通过这个奖吸引各路投资人进入航天事业,鼓励私人企业向太空进军。
不过,几乎所有那些试图赢得大奖的公司都是由痴迷于航天技术的工程师组建的,真正的商人并不多。第一个试图从太空飞行中获利的商人是一位名叫安迪·比尔(Andy Beal)的私人银行家,他于1997年成立了“比尔航天”(Beal Aerospace)公司,试图制造出发射成本在2亿美元以内的火箭,向NASA发起挑战。他用自己在银行业赚到的钱在得克萨斯州租了一大块荒地,将其改建成一个私人火箭发射场,并于2000年做了首次点火测试,结果相当不错。可是,几个月后NASA宣布将会启动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新项目,设计开发一款能够代替航天飞机的新型运输工具。得知这个消息后没多久,比尔就宣布公司关门了。他向记者们表示,只要NASA和美国政府掺和进来,私人发射公司就不可能存在下去,他的公司要么变成像波音或者洛克希德·马丁那样的政府承包商,要么*,没有第三种选择。
“你能想象当微软或者康派克电脑公司还处在襁褓期时,美国政府便选中了另外一家公司,然后动用政府资金去支持它吗?”比尔对记者说。
虽然上述这几位先行者最终都没能获得他们想要的成功,但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人类的航天梦还在,太空仍然是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如果NASA演砸了,或者根本就不想继续演下去,那就换演员好了。
大幕已然拉开,主角即将登场。
主角登场“比尔航天”公司*之后,比尔在得克萨斯州租下的那块土地便闲置了下来。2002年的某一天,那块地的主人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询问这块地的租金价格,说有位名叫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富豪对这块地感兴趣。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人,但任何对这块地感兴趣的人都能随时来参观。”这位得克萨斯地主答道。
几天之后,一架私人飞机降落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从飞机上走下来一位说话带有南非口音的年轻人,他向周围看了一眼,当场决定租下这块总面积高达8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年租金4.5万美元,这个决定最终让他闻名全球。
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
确实,今天的马斯克已经无需多做介绍了,但2002年时的马斯克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不过,就在那年的10月份,他把自己创立的一个在线交易网站PayPal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eBay,他自己从这笔交易中净赚了1.8亿美元。一般人也许会就此退休,但那年他才31岁,人生似乎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该做点什么呢?他想到了太空。
根据后来公开的一些访谈显示,马斯克从小就志向远大,一直相信自己应该为人类的未来做点什么。他首先想到的是互联网,他觉得这相当于是全人类的一个神经系统,将来一定有大用处,结果证明他是对的。
马斯克的下一个兴趣是太空,因为他非常喜欢读科幻小说,很多这类小说的主题都是地球毁于一颗小行星的撞击,马斯克看后大受刺激,觉得应该提早做准备,在另一个星球上建立基地,以防万一。他原以为NASA肯定已经在这么做了,但他却没有在NASA的网站上找到任何相关信息。这下他来了兴趣,花钱请来几位业内专家,让他们估算一下在火星上建设一个人工温室大概要花多少钱。他原本估计最多需要3000万美元就能搞定,谁知专家们的估计都在2亿美元左右。
当时马斯克手里能够支配的钱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但他仍然决定试一下。此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固执,从不轻易服输,这与他在南非的成长经历有关。南非的学校一直有一股恃强凌弱的风气,因为他小时候是个神童,他妈妈让他跟高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为此他没少被欺负。事后证明,这段经历对他成年后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