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鲫鱼体表红斑,己附体的幼虫)
六、病理变化
锚头鳋寄生在鲢、鳙等鳞片细小的鱼体表面时,引起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形成明显的红斑,寄生部位肿涨较明显。
当寄生在鲤、鲫等鳞片较大的鱼体表面时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一个缺口,寄生部位肿胀不明显,只是形成充血红斑。
七、防治方法
锚头鳋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此病可肉眼确诊,需用*灭锚头鳋或寄生虫类专*产品进行*虫1-3次,3-5天后复检,*灭效果不理想时需要复*。
平时泼洒各种*虫药物的作用
人们在患有锚头鳋病的养鱼池塘中,泼洒各种*虫药物的真正作用大多只能是为了*灭养殖水体中正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幼虫,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灭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老虫或成虫。对该虫的*灭应该针对锚头鳋生活史的薄弱环节(易于被药物*灭的寄生虫个体发育阶段)施用药物方可功效大增。
有效*灭---幼虫---锚头鳋生活史的薄弱环节
锚头鳋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无疑就是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幼虫(无节幼体)或者成虫(桡足幼体)阶段。因为一旦锚头鳋寄生到鱼体上,无论是处于“幼虫”、“成虫”还是“老虫”阶段的虫体,由于可能受到药物影响的身体部位已经深深地入侵到鱼体肌肉内。因此,泼洒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药物实际上是狠难以对其产生作用的。
如果检查患病鱼体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幼虫”阶段,就可以根据虫体的寿命长短的原理,每间隔10-15天用*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三次,才有望达到彻底治愈鱼类锚头鳋病的目的。
如果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成虫”阶段,就可以每间隔10-15天用*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两次即可。
如果发现鱼体上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老虫”阶段的话,就可以只用*虫药物一次就行了。
根据鱼体的大小和锚头鳋的感染强度,决定是否使用*虫药物治疗疾病。
如对于5.0-6.0cm的鱼种,如果寄生了3-5个锚头鳋的话,就有可能导致鱼体发生死亡,应该及时采用*虫药物给予治疗。
如果是大鱼寄生的虫体不多或者马上进入冬天(低于12℃)或高温(高于33℃)天气时虫体大多会自灭自死或卵体沉泥冬眠,也可暂时弃治。
防治措施
1、敌百虫全池泼洒
使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灭锚头鳋幼虫。若鱼体感染的主要是细小白色无卵囊的“幼虫”,可在半月内连续用药两次;若主要是体透明具绿色卵囊的“成虫”,则用药一次即可;若是体混浊的“老虫”较多,则可以暂时不用药。
在该虫繁殖季节(夏秋季节较多发),全池泼洒90 %敌百虫,用量为0.5-1ppm。每两周1 次,连用2~3 次。
每立方米水体使用20%精制敌百虫粉0.18~0.45g水溶解液全池泼洒。*死池中锚头鳋的幼虫,根据锚头鳋的寿命和繁殖特点,需连续下药2~3次,每次间隔的天数随水温而定,一般为7天,水温高时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
2、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
对不同的鱼采用不同的高锰酸钾浓度,可有效*死锚头鳋幼虫和成虫:
对患病草鱼,15-20℃时用20ppm,21-30℃时用10ppm,药浴1.5-2小时。
对鲢鳙鱼,水温10℃以下时用33ppm,10-20℃时用20ppm,20-30℃时用12.5ppm,30℃以上时用10ppm,药浴1小时。
对患病鲫鱼,可以在水温15左右,用20ppm浓度;水温21~30℃时,用10ppm浓度,药浴1.5~2小时。
但在生产上应用比较麻烦。一般用于鱼种放养时用高锰酸钾液浸浴,用量为10~ 20ppm,时间15 ~ 30 分钟,即可。
3、其它*虫药全池泼洒
理论上说,所有的鱼用*虫药(硫酸铜除外)均能*灭锚头鳋,但采用氯氰菊酯溶液或者辛硫磷溶液全池泼洒似乎效优一些。
4、土方*虫
由于锚头鳋对渔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常用的渔药对鱼类的毒性又较大,故选用一些土验方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病则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备注:是否有效待验)。
1.在瘦水条件下,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施用发酵的猪粪或牛粪400公斤,有较好的疗效。但施放猪粪或牛粪后要及时增氧,防止鱼类缺氧窒息而发生泛池。
2.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用新鲜的松树(或马尾松枝叶)15~20公斤,扎成5~6捆,挂在食场的周围;或者将松树叶捣碎,用水浸泡24小时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3.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用酒糟120公斤投喂病鱼,5~7天后即可以见效。
4.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用5公斤生猪血与3公斤豆腐渣拌匀后投喂病鱼,每天1次,连喂3天即可以见效。
5.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用20公斤枫杨枝叶,扎成数捆插在渔池的四周,浸泡7~10天后即可以见效。
6.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用苦楝枝叶20公斤,捣碎后煮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次后即可以见效。
7.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投放黄颡鱼10~20尾,让其去捕食寄生在其他鱼体上的锚头鳋。
8.在鱼虾混养池塘采用以下方法防治锚头鳋病效果较好。
首先,每亩鱼池用新鲜石灰水20公斤全池泼洒,提高水体pH值,以抑制锚头鳋大量繁殖。
一周后每亩鱼池用松树叶15公斤,扎成数小捆分散浸在食场周围;同时,在停止投饵3天之后,每亩鱼池(按1米水深计)每天用新鲜血4公斤与豆渣拌和后全池泼洒投喂,连续投喂5天。
(锚头鳋成虫老虫)
八、小结
有效*灭锚头鳋,只能在锚头鳋幼虫阶段,也就是说在虫体还没附上鱼身而在水中自由游动或刚寄生在鱼体(呈现"红点"或"红斑")时最好*灭,可*可灭但需施药两次或以上。
锚头鳋成虫阶段,也可*灭但比幼虫阶段的*灭难度大得多。
锚头鳋老虫己是生命尽头,是不*可自死的。有时是*而无用的,因为虫体虫头部己深入鱼体内假用了鱼体成了它的"保护罩",即使施药也不大可能灭绝。
要想防控锚头鳋寄生,一是清塘严重消毒*灭底泥虫卵。二是放进鱼儿时杜绝鱼体带虫进入。三是水源不带虫卵或幼虫进池。在目前的科技水平的状态下,只有此三,别无它法。
一句话:用药总比不用药好!用药用两次。
(2017-07-09 刘文俊)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留言或评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