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7日歙县丰瑞里村的村民、把保佑地方安康的太阳菩萨汪华、抬到田野中间焚香祭祀、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图/张建平
为了保留仅有的耕地,徽州人不断地开辟池塘、修筑堤坝,将水引入农田之中,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将湍急的河流改造成了利于行船的航道。被称作“江南第一都江堰”的渔梁坝,几百年前就成为了新安江上商贾往来的码头,以至于被视为徽商兴起的源头。直至今日,这座历经沧桑的水利工程仍保存完好,向世人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渔梁坝,号称“江南第一都江堰”。图/方托马斯可是就算解决了农田,土地的稀缺依然是徽州的大麻烦,今天形势依然严峻的“住房问题”,在当时也困扰着“地少人多”的徽州,尤其是徽州人多迁自中原一带,住惯了北方闭合式的大院子,难以适应当地的条件。
因此,徽州的匠人们汇集了南北之长,在北方院落的基础上融入了南方人架楼而居的特点,将宽阔的庭院逐步缩减成集采光、取水、通风、装饰等功效于一体的“天井”,并在屋顶上架设昂然挺立的“马头墙”,解决了紧凑院落间火灾易于蔓延的问题。
婺源理坑。徽派建筑中的天井。图/张建平本是在解决住房问题中产生的“徽派建筑”,却在徽州人匠心之下,成为了文化元素符号之一,粉墙黛瓦,惊艳了世人。近在无数人梦中江浙一带的“小桥流水人家”,远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屯堡里,都有着“四水归堂”的天井、马头墙和粉墙黛瓦这些徽派建筑元素的痕迹。
如果说徽派建筑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住房难”,那么房屋间装饰的“徽派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则体现了精致的徽州人对于审美的追求。从山水人物到鸟兽虫鱼,皆在徽州人的一室之内。而随着徽商的崛起,“徽派三雕”的技艺,也走向了大江南北。
西递村,建筑中的石雕。 图/视觉中国
仅明朝嘉靖41年,徽州官定注册的工匠就有3066人。这些徽州匠人将徽州工艺带向全国各地,在扬州的园林中,随处可见他们的印记,连古今儒生的圣地——曲阜孔庙的修建,也有他们的参与,其大成殿前栩栩如生的石雕龙柱,正是徽派匠人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