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包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盐,在古代,盐这种东西,是不能私产私营的,是由官家专卖,《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当时谁敢私自制盐,会被割掉左脚趾。而且市民食盐还有限制,《管子》中记载:“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对于古代平民来说,盐特别的珍贵,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灾民就不要提了。
我们现在来看,古代灾民饿到极致的时候,食谱上基本都是树皮、草根、麦麸等没有营养且难以下咽的东西。如果你告诉他们,以后的几个月里都可以吃方便面,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吃腻这种事情肯定不存在。
事实上,不仅古代灾民不会吃腻,就算把时间往回倒三十年,吃方便面依旧是一件很美味的事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顶新集团创始人魏应州在火车上泡了一个方便面,竟然引来了车厢内众人的围观,他们纷纷好奇魏应州在吃什么。
当时,我们国家有很多人刚刚脱离温饱,泡面那种浓浓的油脂味,和调料包混合之后的香味,实在是惹人垂涎欲滴。看到这一情景的魏应州,抓住了商机,创立了我国最知名的某品牌方便面。
拿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小时候亲眼见过有人送结婚贺礼,带了两箱包装精美的方便面来表达祝福,我自己吃到的是那种按斤称的散装方便面。
买回家之后,用开水泡开,撒上一些调料,等待三分钟,眼前的就是人间美味。那时的我,心里总是在想,以后要是能顿顿吃方便面该有多好。
把时间拉到现在,富足的生活让人们的口味变得更刁,在大鱼大肉、山珍海鲜面前,方便面显得毫无味道和营养。可是前几年有这样一个新闻,说一个记者到偏远山区采访,画面里有一个很瘦的孩子,捧着一碗方便面在吃,记者见状说:“不能总让孩子吃这个,没有营养”,孩子的妈妈说:“不是总吃,今天是孩子的生日。”
对于网上的这个话题,其实对它有种“何不食肉糜”的疑问,对于一个古代灾民来说,麦麸、“观音土”是他的主食。如果要问:“连续吃好几个月的方便面,他会不会腻?”这种问题,我想答案肯定是: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