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粥营养丰富,醇香柔滑,温胃养颜,润肠滋神,老幼皆宜,是临沂人早餐的不二之选。
地方不同,口感也不一样。湖西崖的老白粥,香味醇正,清淡适口,可以说是白粥中的姣姣者,它之所以好喝完全取决于熬粥用的水。湖西崖西边有座红石山,半山腰有一口老井,深不见底,水质优良,甘之如饴,口感清爽,人们把这口井称之为“甜水井”。用这口井里的水熬制的粥馨香馥郁,味道非同一般。
熬制老白粥要用地锅,烧柴禾,因为柴禾燃烧的面积大,锅底受热均匀,又能得到柴禾独特的天然香味。用这种原始的方法熬制的白粥,异香异气,沁人心脾。
老白粥的主要食材是优质大豆和小米,工序复杂,熬法考究。大豆和小米按照一定的比例用秤称,或用干瓢量,头一天晚上泡上,第二天一大早用石磨磨成浆,再先后放入用纱布做成的“掉包”,过滤出细渣。过滤好之后,先将豆汁倒进锅里,用大火把豆汁烧开,熬到一定火候再放入小米浆,一边倒一边朝着一个方向搅动。火由大变小,慢炖细熬。使豆香与小米香,相互缠绵,融为一体。大火滚锅,小火慢熬是熬粥的要领。开锅的白粥“咕咕嘟嘟”,冒着花骨朵般的泡泡,旋灭旋生,白里透黄,晶莹剔透。看上去,色香俱佳,让人食欲陡增。如烟似雾的热气,缭绕升腾,香气四溢。
名曰白粥,熬到火候的白粥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带有一点淡淡的黄色,对常喝粥的人看来这种微微泛黄的白粥才是上乘的。熬制好的白粥上面飘浮着一层细腻、黏稠的粥油,如脂似玉,此乃老白粥之精华,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和参汤媲美。
熬好的白粥放到特别烧制的陶土缸里,确保白粥的原汁原味。这种缸不同于一般的缸,它造型奇特,缸口和缸底小,中间粗圆。一般都用麦穰把它围起来,然后用白色的布套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这样既美观又保温。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存放几个小时的白粥也还热热的。盛粥的勺子是用木头刻制的,勺子的容积大小与碗基本一样,一勺一碗,既标准又快捷。
大街口(以前是湖西崖的经济文化的中心)还没有“睡醒”,热腾腾,香喷喷的白粥就来了。“热粥,喝粥了!……”声如洪钟的吆喝声,打破了深邃静谧的夜空。一些老年人睡眼朦胧,晃晃悠悠,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盛上一碗粥,蹲在地上,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慢慢悠悠,吸吸溜溜地喝起来。那时的早餐点是不提供板凳的,喝粥的人们或蹲或站。也没有小咸菜,常常把炒好的五香咸豆撒在粥的上面,以增加胃口。
喝粥吃油条(或麻花),是绝美的搭配。香脆酥爽的油条,泡在味醇温厚的白粥里,吃上一口,既有白粥沁人的香味,又有油脂的芳香,二者混搭,彼此交融,有一种花非花,雾非雾的味觉,好吃的让人停不下来。往往一碗不过瘾,再来一碗 。食后余香绕喉,回味悠长。天渐渐亮起来了,喝粥的人越来越多。凌晨寂静冷清的大街口热闹异常,一片哗然。这边张家长,李家短,谈天论地;那边攀今掉古,奇闻异事,海阔天空。边吃边聊,津津乐道。开开玩笑,斗斗嘴皮,自得其乐。有的吃饱喝足了也舍不得离开,蹲在墙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你唱我和,身心愉悦,难以言喻,以致乐而忘返。
老白粥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有健脾益胃,平肝散火之功效,被称之为养生保健之佳品,嗜酒的人把老白粥当成解酒的灵丹妙药。醉了一夜的酒,口干舌燥,头晕恶心,甚是难受,一大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老白粥,解毒醒酒,养胃通肠,让受伤的胃粘膜得以恢复,立刻感觉身心舒畅,活力四射。
湖西崖的老白粥真是妙不可言,不失为粥中之佳品。喝家乡的老白粥不仅是早餐味觉的盛宴,更能感受沂蒙人那种温柔似粥的真情实感。
【作者简介】 张启荣,男,临沂高新区湖西崖北社区人,现临沂二十中学教师。爱好广泛,尤其喜欢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