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中间还差了很多的细节与过程。虽然理论支持了寒冷冬季有利于脂肪的燃烧,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人体由于进化的原因,冬天不可能在室外呆太长时间,而且时代的进步,衣不果腹的情况已经小概率发生。因此,冷了加衣,饿了饮食,已经是人类的正常状态。也不会产生什么危机感。而理论上的依靠寒冷的天气减脂,也就不太现实 。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了。所以,靠寒冷减脂多少有点不靠谱。
而且当温度下降时,人体会消耗大量能量,人本能的会摄入食物进行补充。原因是当能量下降后,胃细胞会触发饥饿素的产生,引起饥饿感。这样,通常会导致人体摄入更多的热量。减脂最基础的理论就是摄入小于消耗。当饥饿感或者天气寒冷时,通常都会饥不择食,热量无法控制,因而热量超标,就再所难免。
第二,血清素
血清素被称为快乐化学物质,因为它在调节心理及情绪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当血清素减少时,焦虑、抑郁便会产生,不仅影响情绪还对脂肪的燃烧产生负面影响。在冬季,人体的血清素普遍比较低,原因是户外活动的减少,光照的减少有关系。而血清素的减少,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人体会下意识的摄入碳水。因为人体内血清素的水平取决于碳水的摄入、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D。血清素减少时,人体在冬季又不愿意出门,碳水便成了平衡血清素的选择,这样,就会间接导致进食量的增加。
第三,酶的作用
无论外界的温度如何变化,人体体温都会维持在37℃左右,因为体温的变化对新陈代谢调节的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体中的酶,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催化过程,当然也包括增肌减脂。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均在37℃左右。当人体温度升高到45℃左右时,会破坏酶的蛋白质结构,导致细胞死亡。体温下降到34℃以下时,又会引起新陈代谢的放慢,心功能异常等问题。
冬天运动时会刻意的延长热身时间,除了让关节温度产生更适宜运动的温度外,全身酶的温度的调整也是关键因素。长时间的热身,可以很好的让自己热起来,避免运动损伤。但与此同时,冬天因为天气寒冷,如果身体热身不充分加上酶的活跃性不强,从而导致身体懒散,因此,总体热量消耗在冬季要低于春秋季节,消耗热量有限。
冬天减脂的建议既然冬天科学上来说,更倾向于减脂,但从实践上来看,又不利于脂肪的减少,那么,我们冬季减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的五点建议给到您。
第一,热量盈亏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