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花怎么繁殖的,七子花的养殖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4-27 13:42:05

英国人首次发现,距今已有百余年

七子花姿态优美,花形奇特,花期长,是优良的观赏树木,它的命名虽然是1916年,植物分类学家奥尔福德提出的,但首次发现这种植物,却是在1907年,由当时英国的植物学家威尔逊在我国湖北兴山发现,并制作模式标本,现存于哈佛大学标本馆。

自1907年之后,人们在其模式产地湖北就再也没有发现过七子花的身影了,直到这次保护区进行本底资源调查,七子花重现模式产地,更新了业界的认知。

七子花怎么繁殖的,七子花的养殖方法(5)

七子花喜欢生长在丘陵低山、河谷溪边等阴湿凉爽的环境下,多见于毛竹林边缘或者山沟地带,在其生长的周边,往往也能够找到金钟花、小构树、青荚叶等植物。

据悉,七子花不难种,扦插育苗、种子繁殖等都是它的繁殖方式,并且采一年生小枝作插穗,进行扦插育苗,成活率还高达90%,为何在之后它们会在模式产地湖北消失了呢?

主要是因为以前都是进行扦插育苗,成活率又高,因此不太受重视。后来加上环境破坏、气温升高,渐渐地七子花就越来越少了。

七子花怎么繁殖的,七子花的养殖方法(6)

野生植物科研有什么意义?

越来越多的珍稀植物被找到,可谓是意义重大,增加了我国生物的多样性。可身边总是不乏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很多人不明白,这么致力于寻找一些野生植物,以及做植物科研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其实野生植物科研的意义,一点都不比野生动物科研的意义小。

往小了说,寻找发觉某些植物可以作为草药使用,治病救人,往大了说某些植物的科研成果,甚至能救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现实中也确实有这么一个案例,那就是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七子花怎么繁殖的,七子花的养殖方法(7)

在过去,水稻的产量极低,人们经常为了粮食而发愁,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袁老等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

起初怎么尝试也无法获得成功,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雄花败育株,这才有了后来的杂交水稻,袁隆平因为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找到这株特殊的“野败”,也就不会有后来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还可能处于挨饿的边缘。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不用为粮食发愁,不正是前辈们针对野生植物科研的成果吗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杂交水稻,还有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水果来吃,也都是一代代植物学家辛勤科研的成果。

七子花怎么繁殖的,七子花的养殖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