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动起手来,这又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多年来,天安门广场被破坏的实在太严重了,从八国联军时代,广场一直在遭受重创,但是却极少得到修复,以至于城楼的缝隙里都长出了杂草。
而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实在腾不出太多的人手去完成这项工作。
正在工作组为难的时候,北平城的市民们帮了大忙。
得知新中国要重新修整天安门广场,他们带着工具,自发前来,加入了工程队,日夜赶工,一定要在开国大典之前把天安门广场修整出来。
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重修天安门广场虽然很难,但是,因为有了老百姓参与,所以工程推进的速度一日千里。
几天之后,天安门广场便焕然一新,曾经的杂草砖石都被搬走了,广场重现出以前精致的面貌。
1949年9月30日晚上,*等人来到天安门广场视察,同时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人们等待胜利,等待的已经太久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牺牲,他们没能看到胜利来临的这一天。
但此时此刻,他们在天安门广场上,与所有的中国人民同在。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中国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天安门广场上发生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便是新中国的成立。
在万众期待中,*按下了升旗的按钮,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这是属于千千万万人民的胜利,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爆发出了山呼海啸的欢呼。
建国之后,天安门广场依然承担着很多重大责任。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实在太小,根本无法接纳如此之多的人流量。
这个问题,*一直很重视。所以,1950年,扩建天安门广场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北京市长彭真主抓了这项工作。为了增大面积,彭真绞尽脑汁,他把天安门上的华表,石狮子等物件进行过几次改造搬迁,终于开辟出了一条相对宽阔的道路。
彭真
改造工作进行到1954年,天安门广场已经可以容纳30万人。但是,这个数字依然是不够的。
天安门广场周边并非无主荒地,相反,这里密布着城墙、各种各样的古代现代建筑、民居……不管往哪里迁移,都会遭到阻碍。
但是,天安门广场的扩建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彭真还是努力的拿出了方案,将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城墙拆除,再次进行扩建。
气势恢宏但只是面积大,并不能满足需求,天安门广场要具有恢宏博大的气概,要配得上一个当时具有六亿人口大国的气度。
*的意见是:“要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中国人民之所以伟大,就因为我们能吸取世界一切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