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面积人口各是多少,新加坡国土面积地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08:54:44

新加坡独立初期,约有30万人居住在棚户区的半永久性庇护所中。图片来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启动了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全方位改革。

经济上,实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

其一, 新加坡政府鼓励兴办企业,让企业自由竞争;对私人资本实行资助计划,扩展投资领域,同时对外资投资给予税收优惠。

到1987年,新加坡的外资直接投资已达76.78亿美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82%;9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7大外资引进国;海外投资项目发展迅速,1995年,该项收入占当年GDP的13%。

其二,适时调整贸易政策和产业结构。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从鼓励进口替代工业化转向重点发展工业和出口。到1970年,国内制造业产值和出口额不断增加;借东南亚地区石油开采风潮,发展炼油工业,新加坡成为世界第3大炼油中心。

70年代,进行产业结构优化,限制劳动密集型工业,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

进入80 年代,强调海外服务业的优先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中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的比重加大。

政治上,在巩固威权政治的基础上推动民主化进程。

*调整政治权力结构。

1968-1980年间,人民行动党完全控制国会,行政权力高度集中于总理,总统无实权。随着工人党在安顺区补选中获胜,80年代,人民行动党“一统国会”的局面被打破。

1959-2011年人民行动党历届大选情况

新加坡面积人口各是多少,新加坡国土面积地图(9)

注:“赢得议席(席)”一栏括号中的数字是国会议席总数。

90年代,人民行动党适时调整政治权力结构,增加总统权力,总统选举方式改为选民直选,以保障权力制衡。

其次,重视廉洁机制建设和党政人才储备。

新加坡设立贪污调查局严查贪腐犯罪,采取高薪养廉、廉政教育多项举措,保证政府廉洁。据统计,1995年,全国7万多名公务员中,犯贪污罪的仅9人。

此外,新加坡遵循“老一代主动让贤、新一代自定领袖”的权力交接模式,保证政党活力。1990年,李光耀总理主动退位,由新一代领导层选定吴作栋为下任总理。

社会政策上,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60年代,推出“居者有其屋”等住房计划,兴建组屋近10万套,解决82%新加坡人的住房问题;

80年代,制定系列“3M”计划,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推出教育优惠计划,公积金功能覆盖教育保障;

坚持政教分离,促进各种族政治、经济地位平等……

注:“3M”计划,指“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基金计划”。

在李光耀、吴作栋政府的努力下,新加坡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

1968-1970年,新加坡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8%,至80年代,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1996年,经合组织将新加坡升格为发达国家;

1997年,人均贸易量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外汇储备、国民储蓄率均属世界最高水平。

5 新加坡其实“飞”得很累

在领跑亚洲的光环之下,新加坡身上始终背负着党争、人口等问题带来的发展压力。近年来,这些负重已渐渐拖缓了新加坡的发展步伐。

第一,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2011年,新加坡实际GDP增速骤然跌破10%,开启经济下滑之路;

2015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创6年来最低纪录,制造业连续5个季度萎缩;

2016年,新加坡失业率升至6年来最高点。

制造业疲软,经济持续增长乏力,新加坡经济面临断崖式衰退风险。

实际上,自独立以来,新加坡曾经历多次经济衰退,这与其高度依赖世界市场紧密相关——“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虽给予新加坡无限的发展空间,但也是一枚“定时炸弹”。

80年代,因国际油价震荡,新加坡经济2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

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GDP增长率从8.5%骤降至0.1%;

2001年,全球经济下滑,新加坡第三季度失业率高达4%……

新加坡面积人口各是多少,新加坡国土面积地图(10)

此外,新加坡经济对外资依赖较强。90年代,新加坡外国企业控制的资产占所有公司资产的73%。在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中,59%来自资本投资,一旦投资国经济发生波动必受波及。

第二,党争愈发激烈,影响执政有效性。

一方面,反对党力量明显增长,精英统治传统面临挑战。

从2011年开始,各反对党着手进行协调和布局,集中力量对抗人民行动党。这一年大选,人民行动党首次输掉一个选区,得票率跌至历史最低点60.14%。

另一方面,第三代*内斗严重。

2017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弟、妹二人发布联合声明,指责李显龙滥用职权、协助其妻何晶“干政”、为其子李鸿毅接班做铺垫。李氏家族内讧被摆上台面。

第三,人口危机日趋严峻。

进入21世纪,新加坡人口增速持续放缓,为了发展经济大量引进外籍劳工,截至2013年6月,共计约130万,约占总人口的24%。外籍劳工等非居民人口增速明显快于居民人口。

2000年以来部分年份新加坡人口情况(万人,%)

新加坡面积人口各是多少,新加坡国土面积地图(11)

200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6%,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至39.6%,新加坡将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力、社保体系将面临沉重压力。

第四,社会矛盾激化,公平问题、族群冲突等顽疾再现。

2010年,总理李显龙年薪高达205万美元,各个部长的平均年薪为126万美元。相比之下,建筑工人、货车司机、货运码头搬运工等外籍工人集中的职业,月薪等级在1800新元以下(约合1300美元),且工作环境差、时间长、居住条件恶劣。

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中下层民众未能从经济增长中获益,新加坡社会稳定性遭遇冲击。

2012年,近百名中国籍巴士司机因不满薪资待遇举行罢工,打破新加坡26年“无罢工记录”;

2013年,新加坡发生近40年来的首次*乱事件,在印度族群聚集地“小印度”,约400名外籍劳工打砸、烧毁私家车、警车和救护车,数十人受伤;

2014年,芳林公园6000人集会,抗议中央公积金养老制度,批评政府运作不透明……

6 如何在大国博弈中独善其身?

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与自身条件的限制,共同建构了“新加坡困境”——地处马六甲海峡要冲,新加坡既要面对邻近国家的潜在威胁,又要在在大国之间寻求生存。

*来自于邻居马来西亚的威胁。

其一,领土争端。

新马领土争端集中在白礁岛——位于新加坡海峡东入口处,对两国海上防卫和对外贸易十分重要。

新加坡面积人口各是多少,新加坡国土面积地图(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