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年时:被下放改造之苦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才高中毕业的许灵均也加入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军中。只是他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不同,自己是投错了胎,犯的是出身罪。
从此,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便整日在西北高原上与马儿相伴。曾经,年少轻狂的他,也因这样不公平地对待而孤独、迷茫,以及想要轻生。但是,一只马儿却在最后一刻给了他仅有的温暖,也是那一刻,他放下了过去,重新面对当下。
3.中年时:被错划“右派”之苦
66年以后,许灵均还在西北高原上牧马,此时他虽已接受了命运的不公,却还是因为与父亲的关系被划为“右派”。当时的人管他叫“老右”,他有苦难言,虽满腹才华,却只能面对荒凉的祁连山,面对这一群与他相伴多年的马儿。
这是许灵均前半生所尝到的人生之苦,真的太苦了。而许灵均也是幸运的,他人生中除了极致的苦以外,也有过甘甜,这些甜已足以化解前半生的苦。
1.师生情:抚慰少年失亲之苦
曾经,少年的许灵均在父亲逃走,母亲离世之后,在学校里受到过谢老师的照顾。他是一个善良的老师,他知晓许灵均的身世,让他免费住校。直到他毕业,谢老师一直如同一个老父亲一样对他关怀备至。
在许灵均要去上山下乡时,谢老师也在鼓励许灵均要好好表现,很快就能回到城里了。只是,他的命运使然,与谢老师并无多大关系。只是,在许灵均那样的年纪,能给他关爱和帮助,已十分可贵了。
2.乡亲情:救赎青年失意之苦
当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小伙只身来到荒凉的西北地区,每日以马为伴,附近的乡亲们并没有因为他的出身等原因而嫌弃他,反而他一来就受到了村民们温暖的对待。比如董大婶给许灵均送了两碗面,董大叔给他挂门帘,郭子为了给他开证明一天跑三十里地。他们心思简单,不图任何回报,只是选择以善良来回报这个社会。
在这里,村民们给了许灵均最大的温暖,让许灵均的内心不再饱受风霜,让他的心有了去处。
3.夫妻情:照亮男人前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