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一个人最可怕的想法,就是想着跟所有人都做朋友,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年轻的时候,我们以为朋友越多越好,于是拼命挤进各种圈子,费力留住每一个人。
但到了一定的年纪,你就会明白:酒桌散,关系断,大多数热闹都是无意义的消耗。
贾平凹在《敲门》中分享过一段经历。
他曾经很迷恋社交,每次在家听到敲门声,就立马跑去开门。
他一边跑着,一边还高兴地喊着:“来了来了!”
可大多数朋友,并非来沟通感情的,而是对他别有所求。
有人邀他去捧场,有人请他写文章,还有人托他帮忙走后门。
这些社交看似热闹,实则真心难寻,还给他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于是,他不再随时敞开大门,而是只接待聊得来的挚友,将泛泛之交都拒之门外。
他感慨,无效的社交太耗费心力,人生能得三两好友便足矣。
的确,大多数社交场上的主宰不是友谊,而是利益或无聊,是自我荒废与透支。
作家陈忠实分享过自己的交友之道: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
他后半生常住在老家旧屋中,从不去交际场上凑热闹,只偶尔与几位老友来往。
歌手彭磊也透露过自己的生活哲学:不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
他的微信好友不超过100个,合不来、联络少的都删除,只留下志同道合之交。
我们这一生,无法选择遇见什么样的人,却能决定和什么样的人相处。
不舒服的关系,该断则断。
低质量的圈子,当离则离。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装模作样地假装遍地是朋友,而是真心实意地珍惜对自己好的至交。
筛选自己的圈子,与有情有义的人同行,余生方能过得舒心,活得踏实。
你的家里是否有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柜子里塞满了超市打折囤的日用品,但临近过期也用不上;
厨房里摆满了一时兴起买的小家电,但用过几次就闲置了;
房间角落里也堆着买东西送的袋子……
有一个著名的“斯特金法则”,所有事物,90%以上都是无用的垃圾。
其实,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物品,绝大多数都派不上用场。
若你总被这些无用之物牵绊,高质量的生活便永远都遥不可及。
筛选过剩的物质,才能把更有意义的东西请进生命。
美国作家约书亚,曾经沉迷购物,酷爱囤积。
不断增多的物品,挤压着他的居住和内心空间,时常让他觉得喘不过气。
在妻子的提醒下,他开始分类整理自己的东西,发现大多数都毫无用途。
要么是他盲目跟风买来的,要么是为了让别人高看一眼而下单的。
经过筛选后,他决定只留下经典耐穿的服饰、用着顺手的物件。
他也不再追逐潮流,把钱花在了自我投资上,买书、旅行、创办个人网站等。
如此一来,他不仅提高了处事效率和生活品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他说:“你看,我依然用着好电脑,穿着好皮鞋,在无用物品上省下了钱,就可以在值得的地方多花一点。”
原来,生活的精致度,不在于物质的数量,而在于质量。
过于繁复的物质,会侵占你的空间,扰乱你的心境。
正如网上的一句话所说:未经审视的物品,不是你拥有它们,而是它们占有你。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不是穷尽心思去拥有,而是懂得给生命做减法。
宁少而精,不多而次,降低不必要的物欲,才能体验生活最纯粹质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