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南山上的春天和冬天
还有人在几年时间里接连经历了创业失败、被骗、生病等各种变故。听人说终南山是个好地方,便上了山,住进了一个庙里,以为浸润在终南山的修道氛围里,能悟出些不一样的东西。
但并非住在终南山就能实现修道,他什么也不懂,每天的活动只剩下吃饭睡觉。慢慢觉得没意思,就离开了。
陈旭也时常和朋友聊天聊起这些人,他发现,来终南山生活的人当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撑不过半年,其中原因是复杂的。
▲
有些人会将书桌摆在田间作画或者写书法
林杰原本想去终南山摆脱大城市中的焦虑——那些关于工作、婚恋和复杂人际关系的困扰。
没想到,到了山里,这些问题如影随形,它们只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辞职前,林杰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从小到大,她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生活精确到每一个刻度。小到几点起床吃饭,大到高考和工作,每一步都有规划。而这些规划大部分来自父母安排,她默默接受着。
工作以后,很多事情开始脱离林杰的控制,她没法让所有人满意,频频受挫。后来又和相恋4年的男朋友分手,林杰质疑自己,其实没有别人眼中那么优秀。
如果脱离了既定的衡量标准,她能接受自己吗?林杰陷入巨大的自我怀疑。
她想跳脱出世俗的衡量标准,去一个更简单的环境里,摆脱生活里无尽的焦虑和问题。林杰没有跟身边的父母朋友说,查了很多关于终南山的资料,一个人上了山。
上山的时候是初春,住的房间里没有暖气。第一晚,她裹着自己所有厚衣服睡了一晚。
▲
终南山上有很多简陋的房子
有些甚至是危房
原本在职场,林杰就要处理繁复的人际关系,来到终南山后她才发现,在这里需要处理的人情世故更加复杂。许多世俗问题是根本无法摆脱的。
第一天,林杰往屋里搬东西,村里的邻居就跑来搭话,他们甚至不讲究什么敲门的礼仪,就扒在窗户上看。村民常年居山,对外界陌生。每次有新搬进来的年轻人,他们都会很好奇。
初来乍到的林杰有些被吓到了。
▲
终南山上的早晨
在中国的乡村,村民世代生活在这里,大家有很长久的时间、情感积淀。这是一个联络更紧密的小社会,新搬进来的人很难快速融入当地。而人本就是群居动物,遗世独立是很难做到的。
山里有很多峪口,进出山的路上有村民守着,有些小路时常被封掉。没来几天,就有人跟她说,“偶尔还是要和那些人处好关系,这样上下山都更方便。”
她没太放在心上,只想过自己清闲的生活,不想和外界过多接触。
▲
山上的房子窗户多为木质结构,并不牢固
有一天她发现自家窗户玻璃裂了缝,换窗户的工人上山时碰到问题,守着峪口的人不认识林杰,坚持不让工人上山,僵持很久才放行,后来才知道,如果之前能打点好,麻烦就会少很多。
虽说是为了过清静的生活,但林杰发现自己更不平静了。
曾经加班到凌晨的生活戛然而止,她完全没法适应。每天要为挑水、做饭、和邻居打交道犯愁,偶尔还要担心院子里出没的老鼠蛇虫。
原来田园牧歌般的想象落到实处,却一点也不浪漫。当放下了每天盘踞在心头的工作任务,却要面对无休止的生活琐事,如果停下来,当天就可能没饭吃、没水喝。
三个月后,林杰离开了终南山。
▲
王昊在终南山上简陋的住所
山里没有城市中的便利条件,一切都需亲手操作,更考验一个人的生活技能。
去之前,王昊觉得山里的生活很简单,但事实上,生活却突然成了一个严肃课题。山里的房子很潮,他要知道如何防潮,如何排水,还要自己接电路,自己种菜做饭。很多时候都需要邻居帮忙。
王昊原本在杭州工作,疫情开始后,他被不安全感笼罩,后来辞职回家准备考公,但接连落榜让他彻底失去信心。父母催他去找工作,但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迫于压力,王昊从家里搬出来。但身上的钱也不足以支撑他每天都住宾馆,后来他刷到终南山隐居的话题。他突然觉得,既然自己想要的就是那种恬淡的生活,如果赚钱是为了过上那样的生活,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