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排便习惯
排便变得越来越不规律,有可能经常便秘,也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的情况。
看腹部是否有不适
发病初期腹部不适或隐痛,与排便相关。当出现阵发性腹痛,可能是因为肿瘤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多见于中晚期病人,此时腹部可能摸到包块或可见肠形,多伴有腹胀、呕吐、肛门不排气等肠梗阻表现。
3,看体型、体质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胃口下降、体重减轻,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
排除了血液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虚弱症状时也要警惕肠癌。
4,观察放屁
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都可能是肠道出现问题。
肿瘤发生在直肠,较接近肛门、管腔小,即便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会引起放屁频频。
而屁臭,可能预示着其中所含胺类物质(致癌物)增多。出现此类情况也要尽早检查。
3,用好肠癌“狙击手”
肠癌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很多人来说,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很关键;而那些特殊人群,如50岁以上人群、肠道疾病人群、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要能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更要用好肠道“狙击手”,将癌症因子扼*在“摇篮”。
1,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与重量,帮助稀释大肠内容物,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有害物质被吸收的可能性;还能够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增强肠道有益菌,从而帮助改善机体的胃肠道功能。
生活中,可以从绿叶蔬菜中获取膳食纤维,也可以从果类、豆类、谷物中获取。
2,抗性淀粉
肠道细胞的更新十分快,出现基因变异即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尤其是老年群体,结直肠癌的患病率非常高。
而抗性淀粉,能会被肠道微生物发酵,生成丁酸等短链脂肪,能增强肠道细胞免疫力,减少胺类等致癌物的产生和肠黏膜细胞的增生,进而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患肠癌的风险。
而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就能产生抗性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