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和宿主的区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18 12:17:29

各小节列表

(五)农业害虫的食性

(六)农业害虫的口器

(七)农业害虫为害作物的部位与方式

(八)生态与农业害虫

第三节 昆虫的食性、口器与危害作物的方式

(五)农业害虫的食性

昆虫的食性,指的是昆虫以什么为食,有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腐食性、菌食性之分;肉食性也叫捕食性,往往是以别的昆虫为食,所以对农作物来说是益虫;而植食性昆虫基本上都是农业害虫,杂食性害虫大多是在植食和肉食或腐食之间切换,所以也是农业害虫。

杂食性有时候是与专食性相对的一组概念,指的是植食性昆虫不只是以一种而是以多种植物为食。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介绍,植物自身会产生酚糖这类对昆虫有毒有害的次生代谢产物,作为防御害虫侵略的盾牌;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酚糖,昆虫破解多少种植物的酚糖,就能以多少种植物为食,破解一种就是专食性昆虫,破解多种就是多食性或杂食性昆虫。

昆虫以什么种类的作物为食,通常把这类作物称作是这类昆虫的寄主或宿主,通俗地说就是这类昆虫是这类作物的寄生虫。专食性昆虫只以一种作物为食,没有这种作物给它们提供食源,它们就难以生存也难以繁育后代,农业上的轮作对防治专食性害虫比较有效。

多食性昆虫一般以两种或更多种作物为食;只吃一科作物如十字花科蔬菜的昆虫也常可以被当作是专食性的,跨科为害譬如同时以茄科和瓜类作物为食的蚜虫和粉虱就无疑是多食性的。

有些昆虫食性非常广,由于食源不同,以不同作物为食的昆虫也可能培养或进化出不同的习性甚至生理特征,为了区别它们,常常会在昆虫名称前面冠以作物名称,如甘蓝夜蛾。

害虫对食源是有偏好的,譬如菜青虫特别偏爱厚叶片的甘蓝、花椰菜,然后是白菜、萝卜等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如果没有十字花科蔬菜,它们也会吃其他植物甚至杂草生存下来。

多食性昆虫在一季作物收割后能转移到其他种类的作物或者杂草上继续生长繁殖,或者钻入土壤中以作物残余或土壤中的腐殖质为生,这类害虫的农业防治就比较麻烦。

(六)农业害虫的口器类型

农业害虫对作物的危害方式主要跟其口器有关;最主要的两种口器类型是咀嚼式和刺吸式;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咬食作物的叶、茎、根或果实,刺吸式口器害虫吸食作物叶片、嫩茎或幼果中的汁液。

咀嚼式口器会把叶片吃出孔洞或叶片边缘的缺刻(缺失),刺吸式口器不会伤害叶片的整体性,但会在叶片上形成斑点并使叶片卷曲、黄化以至枯萎。

以夜蛾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和以甲虫为代表的鞘翅目害虫的幼虫和成虫是咀嚼式口器,以蚜虫、粉虱、蝉为代表的半翅目/同翅目害虫的若虫和成虫都是刺吸式口器。

缨翅目害虫蓟马是一种独特的锉吸式口器,可以看作是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中间类型,但本质上还是刺吸式口器,它们和蚜虫、粉虱一样吸食心叶、嫩芽、花器和幼果的汁液。

(七)农业害虫为害作物的部位和方式

我们知道作物病害大多都是从老叶开始发病,因为成熟和衰老的老叶对细菌、卵菌、真菌之类的微生物防御能力较弱,加之老叶多贴近地面,比较容易被土壤中的病原菌通过风吹雨溅传染。

但很多农业害虫有趋嫩性,即它们喜欢吃作物的嫩叶、嫩茎、心叶、芽等,比较典型的是蚜虫和茶黄螨。

鳞翅目夜蛾类害虫的成虫怕光,它们昼伏夜出,将卵产在叶片背面,孵化后的幼虫因爬行能力有限,所以会聚集在叶背,以咀嚼式口器取食,可将叶片背面的叶肉全部啃光,剩下正面一侧窗户纸一样的表皮,3-4龄后才会分散出现在叶片正面啃食,将叶片吃成空洞或将叶片边缘吃成缺刻。

我们翻地时经常碰到一种叫作蛴螬的像大白蚕一样的地下害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害虫,它们的成虫和幼虫都是咀嚼式口器,幼虫的时候在地下吃根、或钻蛀作物的茎吃髓,羽化为成虫后则吃叶、花或幼果。

刺吸式口器的半翅目/同翅目害虫如蚜虫、粉虱和蝉等通常也都在叶背为害,但主要的理由却不是怕光,而是因为叶片背面分布着植物维管束的韧皮部导管,韧皮部导管负责输送叶片制造的光合作用同化物(糖),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因此聚集在叶片背面,刺入韧皮部以截取养料。

鳞翅目的蛾、蝶在幼虫阶段时危害作物,羽化后的成虫不再进食或吸食花蜜来补充营养,但刺蛾科的成虫刺吸果实,也会对农作物产生直接危害。

潜叶蝇、潜叶蛾和潜叶甲的成虫将卵产在叶片正反两个表层之间的夹层中,孵化后的幼虫在夹层中爬行取食夹层中的叶肉组织,在叶片上形成行进线,俗称鬼画符。

果实蝇产卵在瓜果类作物的果实中,孵出的幼虫蛀食瓜瓤果肉,使瓜果腐烂变质失去食用价值。

(九)生态与农业害虫

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生态中,植物、植食者与肉食者三者维持着原始的生态平衡。

随着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出产要求越来越高,原生植被和原生植物被大量破坏以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和景观绿化植物,造成植物多样性减少、特定植物过多、植被单一化,使依赖原生植物为生的昆虫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同时以农作物为食的害虫却因此受益而大量繁殖以致泛滥成灾。

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建设等各种人类活动以及农药的使用,使鸟类等捕食性天敌在种类与数量上急剧减少乃至灭绝。农药也促使昆虫产生抗性并诱发它们加速进化。

引进和培植本地没有的外地物种,对本地植物生态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会改变昆虫的生态与行为模式。

总之,人类活动空间的急剧扩展和活动频度的不断加大,使病虫害上升为农业的最大痛点。

农业害虫,以及祸害农作物的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是比人类古老得多的生物物种,它们的繁殖力和对生态的适应性远比人类强大,人类与农业病虫害的战斗一直处于激烈的胶着状态,在许多战场上,人类还屡屡失利,这种战斗还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断继续下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