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品文言之美。吸古今之精华,学人生之智慧。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十七篇——《烛之武退秦师》。
此文选自《左传》,是一篇几乎影响了几代人的文章,因为它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想当年,语文老师那一句“全文背诵”就把年少无知的我们折磨得不要不要的。即使非常痛苦,但我也不排斥让烛之武这个年迈的老头走进我的心里。
因为他实在是太牛B了,只用寥寥数言,就解了郑国之危。在那个充满理想,热血轻狂的年纪,不知道有多少人以这个老头为榜样,想着假如有一天国家有难,我们也能临危不乱,用三寸不烂之舌,驱除鞑虏在外,成为国家英雄。
然而,十五年之后重读此文,烛之武的光辉形象瞬间崩塌。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平白无故地挺身而出,都是深思熟虑的利己主义。
以下是读书分享:
【原文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白话1】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起来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国国君对晋文公曾有过失礼的行为,而且又依附楚国,对晋国怀有二心。当时晋国的军队进驻函陵,秦国的军队进驻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遣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可是烛之武却推辞说:“老臣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事啦!”郑文公说:“我不能及早用你,现在有急事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但是郑国灭亡了,对你也很不利啊!”烛之武这才答应了。
晋文称霸本文中的故事,还得从两年前的城濮之战说起。
晋文公五年:
四月戊辰,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馀兵去。
具体的战争过程,咱们不讨论。咱就说说城濮之战的划时代意义:
这是中原联盟进入春秋时期以来,少有的在军事方面打败了楚国。不管是首霸齐桓公,还是二霸宋襄公都没有做到。之前顶多就是“平手”——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去找楚国麻烦,但雷声大雨点小,最终相互体面,结了个召陵之盟。
在城濮之战前,中原的“正统”诸小国,已经差不多处于人人自危的状态了。
楚国在南方就像一条贪吃蛇一样,消化了大片土地,已经变成了实力强劲的庞然大物。而且人家楚国也不避讳,经常放狠话:“我就是蛮夷,别拿你们那套标准衡量我,我是一定要北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中原国家,比如说郑国、卫国、曹国等,已经去亲楚了,楚国对中原的威胁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