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仙人-莫高窟第249窟-北魏
这是一个大头仙人的面具,也是当时人们用于假面舞会的道具。假面舞也叫假面戏,娱乐性和互动性很强,从壁画上看,很受当时人的欢迎。
人类戴上面具的最原始动机,是想通过模仿这些神鬼生物获得它们的超自然力量,后来慢慢就变成了一种有趣的宗教仪式。现在在中国西南还能看到的傩戏,就是那时候假面舞会的遗存。欧洲的假面舞会成型,是在17世纪,这个创意可是比敦煌壁画上的古人晚了几百年。
如果脑洞再大一点,好像也可以管壁画上的传统假面扮演叫大唐cosplay?
敦煌古人还有30秒抵达战场
好了,看了一圈,有没有觉得敦煌壁画上的古人可以说是相当时髦了?
但是很可惜,这些有趣的传统游戏,在后来宋明两代的理学浪潮中,逐渐被摈弃了。对于正襟危坐的理学家们来说,摔跤也好,步打球也好,假面舞会也好,都是奇技淫巧,对人的自我修养是不利的,属于重点打击对象。
理学家的生活
壁画上随处可见的这些传统游戏,于是面临着或是失传,或是式微的结局。其中有一些当然通过民间微弱的传承方式得以延续,更多的则永远停留在了色彩斑斓的壁画上,自身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力。以至于在敦煌壁画被发现前,中国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传统文化里还有这么乐趣纷呈的好东西。
为了让敦煌壁画上的游戏“重见天日”,腾讯互娱决定挺身而出,通过现代科技再现和还原这些有趣的传统游戏。
腾讯互娱将和敦煌研究院合作,采集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传统游戏,利用现代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活化。这将是腾讯互娱和敦煌研究院共同开启中国游戏文化版图的采集和传承,创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
腾讯互娱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和最新技术结合的方式,实现民族文化的保育、传承和输出。同时探索用游戏形式,优化敦煌参观体验和互动的创新尝试。
6月21日,腾讯互娱与敦煌研究院将在北京颐和园安缦酒店共同开启“中国传统游戏探索之旅”。 腾讯互娱将与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签署MoU,发动国内外文创领域青年群体,共同参与其中。收集、保护、还原敦煌壁画上的传统游戏,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据了解,敦煌传统游戏探索之旅将于7月中旬前往敦煌进行实地考察。敦煌研究院将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深入接触和了解敦煌文化的机会。通过现场参观和讲座互动,学生和文创工作者将能收集到一手的敦煌传统游戏资料,应用于之后的研究和文创开发,助力敦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