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怎么不吃米饭?”李阿姨孙女问。
“我以后再也不吃米饭了,人家说,米饭是最差的主食,吃了容易血糖高。”李阿姨回答。
半年前,63岁的李阿姨被查出血糖偏高,医生给她开具了降糖药服用,血糖一直控制的不错。上个月,她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米饭是最差的主食,会导致血糖失控,建议血糖高的老人不要吃米饭。自那开始,她就彻底将米饭拉入了“黑名单”,每天只吃蔬菜和肉类。
一天,李阿姨感觉自己全身无力、走路不稳,以为自己是没睡够的原因,于是吃完午饭就去睡午觉了。可到晚上也没见她出来吃饭,家人担心就去查看,结果发现李阿姨口吐白沫叫都叫不应。赶紧送去医院。
去医院一查发现李阿姨的血糖只有1.19mmol/L(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在3.9-6.1mmol/L之间),这是严重的低血糖表现,需要立刻住院治疗。医生表示导致李阿姨低血糖的元凶,正是不吃主食。
一、多吃主食死得快,米饭是最差的主食?早前,一篇名为《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文章声称米饭只有淀粉和糖,几乎不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是典型的垃圾食品,是最差的主食。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米饭还能吃吗?
其实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主要与这2个原因有关:
一是米饭升糖指数高。白米饭升糖指数超过了80,和土豆泥、糯米饭等属于高升糖食物,血糖偏高人群确实要少吃;二是米饭营养单一。稻谷经过彻底的精细加工后,外层被完全去除,淀粉比例大幅上升,从营养成分来说,确实比较单一。
所以,这个传言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是不是说明白米饭真的是最差的主食,以后都不能吃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米饭虽然营养单一,但是它内有大量的淀粉、部分蛋白质以及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是身体的能量之源。米饭内的淀粉在进入体内后可转换成葡萄糖,葡萄糖是大脑唯一可利用的能量物质。一旦体内缺乏葡萄糖,会引起烦躁、头晕、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的症状出现。所以说米饭还是要吃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卞华伟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必须吃主食,以防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但是不能肆无忌惮的大量摄入米饭,而是要有控制地吃。建议将米饭与粗粮搭配煮制,每餐饭摄入在7分饱左右即可,烹饪的时候不要煮的过于软烂。食用时最好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延缓进食的速度,降低主食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对控制血糖有帮助。
二、为什么日本人也吃米饭,但血糖控制却很平稳?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是世界范围内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占比仅有3%,且日本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世界最低水平。为什么日本人也吃米饭,但血糖控制得不错呢?这主要与日本的饮食模式之间有很大关系。
一是吃法不同。日本人更倾向于吃凉米饭,凉米饭内有更多的抗性淀粉,而抗性淀粉具有平稳血糖、减少饥饿感、通便等作用;另外日本寿司会加醋混合,有研究表明,加醋会将胰岛素敏感度提高,降低餐后血糖。
二是饮食结构不同。日本人的饮食模式类似于地中海饮食,日常摄入的食物中海鲜、生鲜、蔬果、豆类以及五谷杂粮占较高的比例,这些食物内均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延缓身体对于葡萄糖的吸收,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