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怎样才会说话,乌鸫怎么不说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5 04:26:34

乌鸫是一种其貌不扬的黑鸟,但因其出色的鸣唱和学舌能力,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古人称其可“反复百鸟之音”、“满口学尽众鸟声”,因此又叫它百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百舌吟》中描写乌鸫为“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晖。”而同为唐代的诗人王维,则在其诗作《听百鸫》中这样描写乌鸫:“入春解作干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干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那句著名的“满口学尽众鸟声”则是出自宋代诗人文同的《咏百舌》:“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众鸟声。”

乌鸫怎样才会说话,乌鸫怎么不说话(1)

乌鸫是深受中外喜爱的歌鸟

不仅中国人喜欢乌鸫,西方人同样也对乌鸫赞赏有加,称它是高雅的乐者,说乌鸫歌声中的乐句像人类的音乐,并且还可以用五线谱记录下来。而瑞典则直接选乌鸫作为国鸟,其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乌鸫虽然唱功一流,但有两个特点却一直为人所诟病。其一是其性格非常胆小多疑,笼养时经常有撞笼反生现象,因此乌鸫有“养不熟的白眼狼”称号。其二,很多人认为乌鸫就是个吃货,“吃得多、拉得多”,简直就是造粪机。在上一篇文章《被误解的乌鸫:百舌鸟并非养不熟的白眼狼,乌鸫撞笼反生另有原因》中,鸫龟先生分析了乌鸫撞笼的原因,雏鸟是因为自然天性,长大了就要离开家独立生活;成鸟则是胆小多疑的性格使然,都与所谓“养不熟的白眼狼”无直接关系。同样,关于乌鸫“吃得多、拉得多”这种说法,既有其合理的表象成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主要还是喂食原因。鸫龟先生根据自己所饲养的乌鸫经历,简单分析下“吃得多、拉得多”这一现象,以及如何才能让乌鸫“吃得少、拉得少”,供朋友们参考。

一、为何那么多人说乌鸫“吃得多、拉得多”?

乌鸫“吃得多、拉得多”这种说法,确实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乌鸫体型较大,属于中等体型鸟,吃得自然要比小型鸟多。但笼养乌鸫“吃得多、拉得多”更多的原因,是各位铲屎官喂养的食料问题,喂乌鸫鸡饲料时常见。下面我们逐一作出分析。

1、乌鸫是中等体型鸟,吃得确实比小型鸟多

在常见笼养宠物鸟中,乌鸫体型与八哥鸟差不多,比画眉、绣眼、百灵等体型都大,属于中型鸟(见下表)。体型大,吃的自然就要比小型鸟多。从这个角度看,说乌鸫吃得多是有道理的,毕竟体型摆在那里的。

乌鸫怎样才会说话,乌鸫怎么不说话(2)

乌鸫与常见宠物鸟体型比较

此外,很多人对乌鸫有“吃得多、拉得多”的印象,也是来自于乌鸫雏鸟。自然界中,从鸟蛋出壳开始算,经过约15天,雏鸟即离窝“出飞”。雏鸟期的乌鸫,生长速度非常快,一天一个样的长,堪称飞速。要保持快速成长,就需要大量食物。到了家养环节,同样也是如此,雏鸟一两个小时就要吃一次,不给吃就饿得“喳喳叫”。吃完就睡,醒了就拉,然后再要吃的。这样的一种状态,难免有种“小吃货、造粪机”之感。但等到乌鸫约1个多月大,体型基本长成,食量就慢慢下来了,吃食量和频率都变小了。

乌鸫怎样才会说话,乌鸫怎么不说话(3)

乌鸫雏鸟生长快、食量大

2、笼养乌鸫“吃得多、拉得多”,更多是食料问题

乌鸫体型中等,食量比小型鸟确实大,这是“吃得多、拉得多”的客观原因。除此之外,“吃得多、拉得多”主要是喂食乌鸫的食料造成的。说“吃得多、拉得多”的,多数是用鸡饲料喂的。

目前网络上关于乌鸫食料的文章或信息,多数都推荐以“鸡饲料 鸡蛋黄”为主料喂食。其实鸡饲料,无论是雏鸡料,还是成鸡料,都是以农作物废料制作,主要成分是玉米粉、麦麸、豆粕、菜籽饼、秸秆等植物性原料,是典型素食。吃进去以后,很快就消化了,不抗饿,就只能不停吃,自然“吃得多、拉得多”。这就如我们人类,只吃两碗白米饭,很快就饿了,而吃同样容量的两碗肉,可能一天都不怎么饿,这就是素食和肉食的区别。

乌鸫怎样才会说话,乌鸫怎么不说话(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