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传说简介30字,粽子的简介2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5 21:07:57

端午节吃粽子是很多人的最爱,也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粽子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粽子,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以及一个粽子要蒸多久才会熟,想必对于这些大家都很好奇吧,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粽子的相关知识吧!

粽子简介

粽籺,是籺的一种,俗称“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的传说简介30字,粽子的简介20字(1)

粽子的来历

粽子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

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同时期出现少量裹馅粽子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猪肉粽。

粽子的传说简介30字,粽子的简介20字(2)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珍禽兽肉、板栗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端午节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千百年来,端午的文化不断发展,但有一个习俗就像是端午节的灵魂一样不变,那就是吃粽子。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是纪念屈原说:

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百姓莫不感叹哀伤,于是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尸身,这也是划龙舟习俗的起源;为了防止鱼虾吃屈原的身体,于是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屈原托梦告诉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于是就有了粽子这一食物的诞生。

粽子的传说简介30字,粽子的简介20字(3)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通过吃粽子这一形式有利于人们发扬传统文化,并学习弘扬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端午节粽子的种类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这一习俗千百年来未变,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因此粽子的种类、口味也特别多,形成了各地不同风味的粽子,端午节的粽子种类有:

1、蜂蜜凉粽

陕西地区最为传统和流行的是蜂蜜凉粽,蜂蜜凉粽子用糯米制成,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花糖浆,口感筋软凉甜,芳香可口。

粽子的传说简介30字,粽子的简介20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