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追风筝的人》剧照,阿米尔读哈桑的信
通过胡塞尼及其后续作品《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的叙述,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上的灰尘被拂去,美国乃至世界读者看到了那片土地上的灵魂心声与对美好和平的未来之向往。
但一些阿富汗读者不买账。他们认为胡塞尼在公开宣扬家丑;也有声音指责他在吃“人血馒头”——以祖国的苦难饲养创作,从而谋取名利;还有人直言不讳地批判道,“他有30年没在阿富汗生活,他对我们一无所知”,同名电影甚至被禁止在阿富汗上映。
胡赛尼理解这些质疑。但他的用意,只是讲述一个移民眼中的故乡。那个故乡是他弥足珍贵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和记忆之中潜藏的期望,或许是让不同文化、国籍、民族背景的人们,对阿富汗“实现同情之了解的第一步”。
电影版《追风筝的人》剧照
巴尔扎克和余华都曾表达过一个相似的看法:作家并非法官或律师,只是时代的*员。他们追求真实的记录。不能要求作家承担解决问题或为某一方辩护的职责。
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塞尼忠实地履行了他的义务。他剥开故乡的伤痛,以一个通俗的戏剧性的故事,让这种伤痛最大程度地走入上千万读者心里。这已经是一种功德。
事实上,因为作品,他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通过他设立的卡勒德胡赛尼基金会在阿富汗提供援助。胡塞尼似已力所能及地做到了他的全部。全球畅销和随之而来的名利,更像是对他的慰劳。
《追风筝的人》出版20年,可是还有人在追风筝。因为暴乱、怯懦与罪恶,并未从这个世界清除。只要人们还在期待救赎与爱,“追风筝的人”就会一直存在。
文/李瑞峰 编辑 程启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