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贾府的典型环境,贾府环境描写的作用20字左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30 23:18:33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①。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和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中所述病证及转归与本次新冠肺炎发病过程中轻症向重症、危重症转变的时间及特点大体一致。因此,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对本次新冠肺炎病毒性感染的治疗可发挥指导作用。

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解表化湿等中药成分对病毒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药抗病毒的途径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直接抑制病毒作用,其中大多数为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大青叶、黄芩等;另一类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或抑制病毒介导的炎症反应,如黄芪、丹参、刺五加、龙胆草等。上述这些中药都能通过诱导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等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中医药特别重视机体整体调节,中药可发挥多靶点、多环节的网络药理调控作用。

③中医药防治重型新冠肺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辩证论治为基础,并坚持中西医结合、重视中医“既病防变”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综合治疗作用,同时需尽快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作用。此外,中医药也要借鉴西医的循证、药理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加快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中药,尽快建立起中医药救治“全覆盖”和“全过程”的临床用药与质量保障体系。

④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药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确切治疗效果、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机制以及中药干预新冠肺炎患者由重型转为轻型并降低危重型患者病死率的机制,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以发现活性新化合物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中药材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生物活性筛选,进而确定其有效成分。虽然这种方法可获得结构明确的化合物,但分离过程中常导致有效成分的丢失,而且所获得的活性化合物因忽视了中药的系统性、作用的整体性及生物体内环境的影响,使分离提纯得到的活性成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效应成分。

⑤虽然大部分中成药有一定的临床基础,甚至有的配方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上千年,但是开展符合现代药物研究的二次开发工作较为薄弱,难以培育出优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大品种。目前,中药的研究存在很多难点,具体表现为中药成分复杂、药效物质不清、作用靶点和机制不明、制药工艺粗放、质控技术滞后等。

⑥尽管基于组分配伍的研究使中药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组分中药仍然含有许多未知成分,难以进一步明确其作用靶点和配伍机制。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基于成分配伍的中药研究,即采用高通量筛选或根据已知的活性成分应用反馈系统控制等方法,筛选出最优成分配伍复方,运用细胞热转移等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研究各成分的作用靶点及配伍机制,进而阐释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因此,针对目前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有效的清肺排毒汤等开展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作用靶点、配伍机制等研究,对于揭示新冠肺炎的治疗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莉莉等《中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材料二:

①尽管我国为中药顺利出口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药质量的标准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中药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甚至含违禁成分等现象突出,此外还曾经出现中药片剂出现裂片、注射液变色、口服液出现沉淀物等负面报道。

②近年来,有些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意识,一些古方古药的专利和商标在国际上也纷纷被抢注,使我国中药在知识产权方面缺乏优势。例如: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功效的“六神丸”已被日本仿制而改名为“救心丹”;而能够清心化痰、镇静祛风的“牛黄救心丹”也被韩国仿制成“牛黄清心液”。

③我国中药创新技术水平较低,研发力度不够。从我国中药出口结构来看,中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低附加值、低加工为主的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为主,其主要特征是技术含量较低、创新性不高。由于研制高技术水平新药的利润不高,国内的中药生产厂家和研发企业对于开发新药的科技研发投入较少,市场出现的几乎仍然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药品。

④我国中医药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药理论体系更是博大精深。但国外对中药的宣传不多,加之中外文字和语言的差异,使得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医药理论的深层含义。虽然随着“北京同仁堂”等有名的中医馆在国外设立分馆,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大部分的外国人还是更相信西医的技术;其次,中西方医学思维方式不同。中医治疗讲究的是“整体”,针对病状开具的中药是运作于全身的。相反,西医讲究的是“部分”,在开具西药时,就是根据所出现的病状,开具治疗相对应症状的药物。也就是因为这种中西思维文化的不同,中医药学与西方主流医学存在很大的差异,阻碍了我国中药国际化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张慧等《全球新冠疫情防治背景下对中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中医药专家在医书中对温病时疫所述病证及转归与本次新冠肺炎发病病症的转变特点是基本一致的。

B. 当下我们已建立规范的中医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接下来还需要尽快建立好中医药救治的临床用药与质量保障体系。

C. 借助高通量筛选的方法,筛选出最优成分配伍复方,是开展基于成分配伍的中药研究的路径之一。

D. 中药市场上所出现的大量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药品,与中药研发力度不够、创新性不高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龙胆草、金银花等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或抑制病毒介导的炎症反应。

B. 传统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兼顾了中药的系统性,可获得结构明确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并没有真正的效应成分。

C. 我国需要为中药顺利出口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缩小出口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之间的差距。

D. “北京同仁堂”等中医馆在国外设立分馆以及日韩研发中药产品,都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3. 依据材料,下列中药中不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病毒”的一项是( )

A. 金花清感颗粒由金银花、麻黄、青蒿、甘草等组成,能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B. 连花清瘟胶囊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藿香等组成,能调节免疫、退热化痰

C. 益气汤由黄芪、党参、茯苓、黄连、麦冬等组成,能补中益气、祛寒除痹

D. 热毒宁注射液由金银花、栀子和青蒿等组成,临床应用退热迅速、抗病毒显著。

4. 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5. 2022年5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童贻刚教授团队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中药千金藤的活性化学成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请结合材料二,指出把千金藤素制成治疗新冠的中药并推向国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在洪流中

洪灵菲

①村中满了洪水,官兵不容易到来。阿进家中的楼上已经有了尺来高的水,但他不敢到屋脊上去。白天他老是坐在一只垫在凳子上的箱子上面,晚上他便睡在一块用绳子悬在梁上的尺来阔的木板上。饭都是由他的母亲从天窗爬到屋脊上面去弄的。碰到风雨便只好挨饿了,但这挨饿的事情在阿进的母亲眼里看起来,算不得什么一回事了。

②晚上在像豆一般大小的洋油灯下,人影巨人似的倒在楼上的水里。这里面除开一些悬在梁上的破布袋,一些零用的杂物,和一些叠在凳子上的衣箱而外,其余的都浸没在水中。藏豆的白铁罐被胀破了,不及拿走的火炉被浸溶了,忘记入水的水缸被撞破了,一樽洋油被打翻了,满满地浮在水面上。可是这些都不会惹起阿进的母亲的悲哀,她所最关心的,只有她的儿子阿进。差不多是成惯例,每晚她都呆呆地凝视着阿进,眼泪萦着她的眼睫,她会说:“儿呀!那些事情做也是做不了的。你的娘看来不中用了,家庭你是再也离不得的啊。”

③在这样的时候,阿进觉得是最苦的。他一看见她的眼泪,他的说话便滞涩起来了,虽然他能够在群众大会的会场上演说了一大篇……

④这天晚上,阿进的母亲在翻着衣箱,无意间翻到一两件她的丈夫剩下来的旧衣衫,呆呆地注视了一会之后,她便发狂似的挽着阿进的耳朵,喘着气说:

⑤“……一家人看看都要这样死完了!……”

⑥阿进咬着他的苍白的、薄薄的嘴唇,摇着他的细小的头颅,张翕着他的稀疏的眉毛,用着哭声说:

⑦“母亲呀!……我是不会这样死的啊!”跟着,他温柔地在捶着他的母亲的腰。

⑧这回,他的母亲却放声地哭出来了。她神志不清地紧抱着她的儿子,好像在抱着一个婴孩似的。“母亲,你要保重点!”阿进抚着他的母亲的灰白的头发。

⑨阿进的母亲哭得更厉害了,她的儿子的温暖的说话使她全身心、全灵魂都融在一种悲哀的快乐里。

⑩看来似乎是专在和这些农民作对似的,洪水不涨不退地一天天老是维持着原状。阿进的家里已经把最后的米都吃光了,他们每餐都在吃着番薯。

这天,阿进家中,番薯也吃光了,早餐和午餐都由阿进的母亲到邻家乞番薯去。情形是再也维持不住了,阿进坚决地向着他的母亲说,无论如何他是不能再停留在家中了。他恳求着他的母亲,允许他即晚坐着“木排”到邻村的一个朋友家中借一两斗米去,同时他说他不能回来,那一两斗米他会叫他的朋友送来的。

听了他的这些说话,他的母亲凄楚地向着他说:“到外面去?又是去干那一回事吗?……而且不回来啊!”

“我想到外面做短工,赚点钱来帮助家用呢。”阿进咽声说,眼泪来到他的睫毛上,尽管他心里想怎样继续干下去,口里只是说不出来。

看着她的儿子这样伤心,阿进的母亲愈加凄楚起来了,没有牙齿的嘴巴上下地在扭动着。可是这继续着没有多久,她忽而恢复了她的平常的镇定了。她开始用着哄小孩子的声调在抚慰着她的儿子:“外面的世界是险恶不过的呀!过了一年半载,你便可以在乡中领了几亩园田来耕作,安安静静地过了一生了……唉,儿呀!你不要因为我们的家境太穷便烦恼起来啊。穷有什么要紧呢?只要我们的品行好,对得住天地,怕比那些狠心狗行的富人还要来得快乐一些呢……我们家里虽然连番薯也吃光了,但这有什么要紧呢?大水退后,阿妈可以去做乞丐婆养活你啊……儿呀,你不要替你的母亲害羞啊。只要品行好,又不偷人家的东西,做乞丐婆有什么失体面呢?”

在她的这样说话中间,她的态度异常泰然,昏花的老眼也在闪着光。

阿进像死人似的沉默了一个钟头以上,眼泪反而流不出来了。事实上,他是不能够再停留在家中的,但离开他的母亲呢,这在他是多么悲怆的一件事情啊。照着他的母亲所说的那样做去吗?他,年富力强,要待他的六十岁的母亲做乞丐婆来养活他!这是怎样讲呢……

鼓起了比拿起枪在战场上射击还要多千百倍的勇气,阿进嗫嚅地向着他的母亲解释着,穷人们唯一的生路只是向前。那回事是穷人们唯一的希望。没有那,他们永远是没有翻身日子的。没有那,一代又是一代,做父亲的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砍头,做儿子的也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枪毙了。

跟着他又向着她说,坐在家里是比到战场上去还要危险的。日子一长了,小二老爹一定会知道他回家的这个消息,那时候一切都完了……

听了这些说话以后,阿进的母亲始而啼喊着,继而镇定起来了。

“那么,你还是赶快逃走好!我的苦命的儿子呀!”她开始抚慰着她的儿子,用着她的多筋的手掌在抚摩着他的头顶。

这时在阿进的眼中,他的母亲变成了一位半神性的巨人了。这巨人是一切灾难所不能够磨折的,在她里面有了一种伟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在把人类催进到光明的大道上去的……

洪水已经退了约莫两尺的光景了。太阳光从天窗口探进来,照燃着在这一切之上,腾上了一层带虹彩的轻烟,同时,发出来了一种绍兴酒一般的气息。

(有删节)

6.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村中发了洪水,房屋被淹,但是阿进不敢到屋脊上去,因为如果小二老爹发现他回家就会去告发他。

B. 打着到邻村的一个朋友家借米的幌子,阿进决定外出继续革命,母亲知道了儿子的意图,有些不情愿。

C. 阿进坚信革命才是穷人们的唯一希望,但因为外面的世界太险恶,不忍儿子像他父亲那样被砍头,所以母亲坚决不让他离家。

D. 阿进的母亲最终同意阿进离开家,是因为她被儿子说服了,理解了儿子的革命行为,并且为儿子感到骄傲。

7. 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节描写阿进家中被水淹没的情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表现出阿进一家此时水深火热的处境。

B. 文末的“太阳光”“一层带虹彩的轻烟”都是美好的物象,暗示革命可以推动全人类进步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

C. 从坚决反对儿子离开家到最后镇定支持儿子赶快逃走,阿进母亲经历了艰难的心理抉择,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D. 文中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以阿进一家为代表的农民们的苦难生活,说明改变农民的被压迫的命运是革命的内在要求。

8. 从第 节开始,随着阿进的苦苦哀求,阿进母亲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 简要分析“洪流”在小说中的多重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增论

苏轼

①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①发背死。

②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增。独恨其不早耳。

③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②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③。”增之去,当于羽*卿子冠军④时也。

④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⑤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⑥方羽*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⑦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①疽(jū):恶疮。②几: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③引文见《诗经·小雅·頍弁》。雨(yù):下;集:降下;霰(xiàn):小冰粒。④卿子冠军:指上将军宋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B.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C.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D.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一般是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过秦论》。书,有的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如《答司马谏议书》。

B. 卒伍,秦时乡里基层组织,这里指家乡。卒伍也指军队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泛指军队。“加之以师旅”中“师旅”指军队,军队五百人为旅,两千五百人为师。

C. 子一般用于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如孔子、孟子,而“苏子”就是苏某人,苏轼自称。子也用以尊称对方,“卿子”犹如公子。“吾不能早用子”中“子”也是尊称。

D. 义帝意为名义上的皇帝,类似义子之称。高帝是刘邦的谥号。谥号就是盖棺定论,褒贬是非功过,分为官谥和私谥,“私谥”是由其亲友或门生议定的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认为范增不明去就之分,却想依靠项羽来成就自己的功名。他极力劝谏项羽*刘邦,只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却不为项羽做人气量考虑,可谓见识浅陋。

B. 苏轼认为立义帝一事,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不仅关系到楚的盛衰,也和范增的祸福密切相关。苏轼认为后来项羽*义帝并非范增本意。

C. 苏轼认为范增离开项羽是明智的,因为范增若不离开,必然逃脱不了被项羽*害的悲惨命运,遗憾的是范增离开项羽太晚了。

D. 苏轼在结尾处称赞范增是人中豪杰,肯定范增的谋略才干就是否定项羽的不能知人善用。全文论的是范增,实际处处意在批评项羽不善用人,终必败亡。

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14. 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贤主的依据何在?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祝融峰①

齐己②

猿鸟不共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③,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④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注】①祝融峰:南岳衡山的最高峰,是纪念人文祖先祝融氏最著名的山峰,山顶有青玉坛。②齐己:晚唐著名诗僧。③碧落:天空。④华夷:中国。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猿猴与飞鸟都不能到达峰顶,用夸张手法极写祝融峰海拔之高。

B. “浮”字写登顶后看到周围云雾,感慨浮生若萍,抒发漂泊凄惶的情感。

C. 颔联写诗人登高后向四面看去,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侧面烘托山峰高峻。

D. 颈联“华夷见细流”是远眺,与李贺“遥望齐州九点烟”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请结合杜甫《登岳阳楼》,分析齐诗与杜诗的尾联分别抒发怎样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治国要用礼,但子路“____________”,孔子是故哂之。《季氏将伐颛臾》中“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孔子对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做却编造借口的心口不一的行为十分厌恶。

(2)《阿房宫赋》中用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早晨梳妆打扮倒掉洗脸水后,就会出现“____________”的景象。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明净和广阔。

(4)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自己受皇帝委托,“_____________”而后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是侵官。

(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待人和傲视他人不同结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风舞蹈① 于视频平台,早期的表演者大多并非专业舞者,他们身穿传统服饰、配以传统妆容,以古风音乐为背景,摆出造型性强的古典舞动作,营造清新、雅致的氛围。这种颇具传统文化特点、个人辨识度高的视频经由社交媒体传播后,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

( )。国风舞蹈《纸扇书生》对川剧“折扇”技法进行创造性转化,雅致生活景象、刚健精神旨趣跃然屏幕。北京舞蹈学院教师② 创编的这部作品,曾获多个国家级奖项。一个偶然的机会,《纸扇书生》亮相短视频平台,迅速受到年轻人追捧,观看量过亿。舞蹈中的角色风华正茂,高蹈进取,既有诗意生活的趣味,又有③ 的刚劲,为年轻观众所认同。两年后,这支舞蹈登上电视文化节目《国家宝藏》的舞台,LED背景屏上,写意水墨点染古典意境,再次收获好评。《纸扇书生》走红,彰显国风舞蹈价值的同时,也为专业舞者和院团带来④ ——原本小众的古典舞经过转化创新之后,可以如此“火爆”。专业舞者和专业院团的加入,则为国风舞蹈注入丰厚的审美意蕴,助力国风舞蹈走向精品化。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轫 绞尽脑汁 壮心不已 启发

B. 滥觞 绞尽脑汁 挥斥方遒 思考

C. 发轫 苦心孤诣 挥斥方遒 启发

D. 滥觞 苦心孤诣 壮心不已 思考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剑眉入鬓,纸扇飞舞,衣袂翩翩,目若朗星。

B. 衣袂翩翩,纸扇飞舞,目若朗星,剑眉入鬓。

C. 目若朗星,剑眉入鬓,衣袂翩翩,纸扇飞舞。

D. 剑眉入鬓,目若朗星,纸扇飞舞,衣袂翩翩。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剧本*”和“密室逃脱”,是近年来兴起、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沉浸式文旅项目。所谓“沉浸式”,就是以增强体验感、代入感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①______,用户对沉浸式、体验式文化产品需求不断增强,沉浸式体验产品和项目成为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的新业态。

短短几年时间,沉浸产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动下发展迅猛。不过,沉浸产业总体还处在发展初期,②______。近期,有关部门发出《通知》,针对剧本*、密室逃脱等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了监管要求和责任,提出了规范底线,将有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但对沉浸产业来说,光有规范还不够。创意不足、文化体验感弱是沉浸式体验项目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很多项目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来打造独特IP,而是简单进行内容拼凑和剧情嫁接,项目同质化很高。还有的项目仅仅运用科技手段一味炫酷,③______,实则内容空洞。一个没有故事情节和情感共鸣的剧本,很难让消费者有好的体验及产生文化沉浸,也一定没有良好的复游率。

(三)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2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部分,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B. 王熙凤是贾琏之妻,也是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她才干出众,善弄权术。她的性格,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她虽精明干练,但也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最终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C. 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曾发起大观园的诗社活动。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虽然她想通过一些改革措施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无济于事。

D. 《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既表现在静谧高雅的潇湘馆、素净淡雅的蘅芜苑等居住环境,又表现在黛玉葬花、宝琴立雪、宝钗醉卧等优美场景,也表现在即景联句、观花斗草、学诗品画等日常生活。

22.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26回,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挫伤,那一夜,她就倚着床栏杆,两手抱膝,双睛含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

B. 第27回,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不禁勾起身世飘零的孤独伤感,遂惜花而葬。这反映了黛玉因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

C. 第34回,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就叫晴雯去探望黛玉。晴雯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体贴出意思,也不顾嫌疑避讳等事,便题帕三绝,尽写儿女痴情。

D. 第74回,“抄检大观园”大波澜是由一个小小的绣春囊引起的。绣春囊到了邢夫人手里后成了她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张王牌。王熙凤怀着复杂的目的,带领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群人,深夜抄检大观园。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才几年,疫情就三年。”因疫情封校居家而焦虑烦躁、抑郁沉沦,体质下降,无法好好学习,导致高考受挫、没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学生,绝不是个例。

“疫情压不垮,青春正当时。”因疫情封校居家而德性坚定,开足马力学习,想方设法锻炼,除了完成规定动作,还自选动作,弯道赶超,最后脱颖而出,高考圆梦,更不乏其人。

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以大学毕业生赵一凡的身份,应邀回到母校“复兴中学”,面向全体高中同学,发表“青春与疫情”的主题演讲,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理性认识与正面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贴合情境,切合身份;符合文体,格式规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①新冠肺炎在中医学中属于温病时疫范畴,历代中医药专家在温病时疫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和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中所述病证及转归与本次新冠肺炎发病过程中轻症向重症、危重症转变的时间及特点大体一致。因此,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对本次新冠肺炎病毒性感染的治疗可发挥指导作用。

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解表化湿等中药成分对病毒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药抗病毒的途径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直接抑制病毒作用,其中大多数为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大青叶、黄芩等;另一类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或抑制病毒介导的炎症反应,如黄芪、丹参、刺五加、龙胆草等。上述这些中药都能通过诱导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等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中医药特别重视机体整体调节,中药可发挥多靶点、多环节的网络药理调控作用。

③中医药防治重型新冠肺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辩证论治为基础,并坚持中西医结合、重视中医“既病防变”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综合治疗作用,同时需尽快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作用。此外,中医药也要借鉴西医的循证、药理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加快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中药,尽快建立起中医药救治“全覆盖”和“全过程”的临床用药与质量保障体系。

④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药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确切治疗效果、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机制以及中药干预新冠肺炎患者由重型转为轻型并降低危重型患者病死率的机制,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以发现活性新化合物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中药材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生物活性筛选,进而确定其有效成分。虽然这种方法可获得结构明确的化合物,但分离过程中常导致有效成分的丢失,而且所获得的活性化合物因忽视了中药的系统性、作用的整体性及生物体内环境的影响,使分离提纯得到的活性成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效应成分。

⑤虽然大部分中成药有一定的临床基础,甚至有的配方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上千年,但是开展符合现代药物研究的二次开发工作较为薄弱,难以培育出优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大品种。目前,中药的研究存在很多难点,具体表现为中药成分复杂、药效物质不清、作用靶点和机制不明、制药工艺粗放、质控技术滞后等。

⑥尽管基于组分配伍的研究使中药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组分中药仍然含有许多未知成分,难以进一步明确其作用靶点和配伍机制。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基于成分配伍的中药研究,即采用高通量筛选或根据已知的活性成分应用反馈系统控制等方法,筛选出最优成分配伍复方,运用细胞热转移等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研究各成分的作用靶点及配伍机制,进而阐释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因此,针对目前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有效的清肺排毒汤等开展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作用靶点、配伍机制等研究,对于揭示新冠肺炎的治疗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莉莉等《中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材料二:

①尽管我国为中药顺利出口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药质量的标准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中药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甚至含违禁成分等现象突出,此外还曾经出现中药片剂出现裂片、注射液变色、口服液出现沉淀物等负面报道。

②近年来,有些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意识,一些古方古药的专利和商标在国际上也纷纷被抢注,使我国中药在知识产权方面缺乏优势。例如: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功效的“六神丸”已被日本仿制而改名为“救心丹”;而能够清心化痰、镇静祛风的“牛黄救心丹”也被韩国仿制成“牛黄清心液”。

③我国中药创新技术水平较低,研发力度不够。从我国中药出口结构来看,中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低附加值、低加工为主的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为主,其主要特征是技术含量较低、创新性不高。由于研制高技术水平新药的利润不高,国内的中药生产厂家和研发企业对于开发新药的科技研发投入较少,市场出现的几乎仍然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药品。

④我国中医药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药理论体系更是博大精深。但国外对中药的宣传不多,加之中外文字和语言的差异,使得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医药理论的深层含义。虽然随着“北京同仁堂”等有名的中医馆在国外设立分馆,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大部分的外国人还是更相信西医的技术;其次,中西方医学思维方式不同。中医治疗讲究的是“整体”,针对病状开具的中药是运作于全身的。相反,西医讲究的是“部分”,在开具西药时,就是根据所出现的病状,开具治疗相对应症状的药物。也就是因为这种中西思维文化的不同,中医药学与西方主流医学存在很大的差异,阻碍了我国中药国际化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张慧等《全球新冠疫情防治背景下对中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中医药专家在医书中对温病时疫所述病证及转归与本次新冠肺炎发病病症的转变特点是基本一致的。

B. 当下我们已建立规范中医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接下来还需要尽快建立好中医药救治的临床用药与质量保障体系。

C. 借助高通量筛选的方法,筛选出最优成分配伍复方,是开展基于成分配伍的中药研究的路径之一。

D. 中药市场上所出现的大量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药品,与中药研发力度不够、创新性不高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龙胆草、金银花等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或抑制病毒介导的炎症反应。

B. 传统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兼顾了中药的系统性,可获得结构明确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并没有真正的效应成分。

C. 我国需要为中药顺利出口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缩小出口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之间的差距。

D. “北京同仁堂”等中医馆在国外设立分馆以及日韩研发中药产品,都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3. 依据材料,下列中药中不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病毒”的一项是( )

A. 金花清感颗粒由金银花、麻黄、青蒿、甘草等组成,能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B. 连花清瘟胶囊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藿香等组成,能调节免疫、退热化痰。

C. 益气汤由黄芪、党参、茯苓、黄连、麦冬等组成,能补中益气、祛寒除痹。

D. 热毒宁注射液由金银花、栀子和青蒿等组成,临床应用退热迅速、抗病毒显著。

4. 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5. 2022年5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童贻刚教授团队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中药千金藤的活性化学成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请结合材料二,指出把千金藤素制成治疗新冠的中药并推向国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1. B 2. C 3. C

4. 材料一侧重于指出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理依据及具体措施;材料二侧重于阐述中药走向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

5. ①提升药品质量,接轨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②保护发明专利,维护知识产权;③加大研发力度,增强中药产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④加强中药的国际化宣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已建立”错误,把未然说成已然,材料一第③段的表述是“同时需尽快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A.“龙胆草、金银花等中药可以通过……直接发挥……”错误,材料一第②段写“另一类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或抑制病毒介导的炎症反应”,“龙胆草”是“间接”发挥作用。

B.“兼顾了中药的系统性”错误,把否定说成肯定。材料一第④段的表述是“而且所获得的活性化合物因忽视了中药的系统性”,原文为“忽视”。

D.无中生有。联系材料二第 ④段中“虽然随着‘北京同仁堂’等有名的中医馆在国外设立分馆,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可见,并没有提及“日韩”。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解表化湿等中药成分对病毒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知,C项中益气汤不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化湿”的功效。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依据“因此,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对本次新冠肺炎病毒性感染的治疗可发挥指导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解表化湿等中药成分对病毒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医药防治重型新冠肺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辩证论治为基础,并坚持中西医结合……同时需尽快建立……此外,中医药也要借鉴西医的循证……”“……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基于成分配伍的中药研究,即……因此,针对目前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有效的清肺排毒汤等开展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作用靶点、配伍机制等研究,对于揭示新冠肺炎的治疗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等可概括为:材料一侧重于指出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理依据及具体措施;

依据“尽管我国为中药顺利出口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药质量的标准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些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意识,一些古方古药的专利和商标在国际上也纷纷被抢注,使我国中药在知识产权方面缺乏优势”“我国中药创新技术水平较低,研发力度不够”“我国中医药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药理论体系更是博大精深。但国外对中药的宣传不多,加之中外文字和语言的差异,使得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医药理论的深层含义”等可概括为:材料二侧重于阐述中药走向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指出把千金藤素制成治疗新冠的中药并推向国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实际就是要学生回答中药走向国际化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结合“尽管我国为中药顺利出口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药质量的标准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中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可概括为:提升药品质量,接轨国际植物药出口标准。

结合“近年来,有些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意识,一些古方古药的专利和商标在国际上也纷纷被抢注,使我国中药在知识产权方面缺乏优势”可概括为:保护发明专利,维护知识产权。

结合“我国中药创新技术水平较低,研发力度不够”可概括为:加大研发力度,增强中药产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结合“我国中医药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药理论体系更是博大精深。但国外对中药的宣传不多,加之中外文字和语言的差异,使得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医药理论的深层含义”可概括为:加强中药的国际化宣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在洪流中

洪灵菲

①村中满了洪水,官兵不容易到来。阿进家中的楼上已经有了尺来高的水,但他不敢到屋脊上去。白天他老是坐在一只垫在凳子上的箱子上面,晚上他便睡在一块用绳子悬在梁上的尺来阔的木板上。饭都是由他的母亲从天窗爬到屋脊上面去弄的。碰到风雨便只好挨饿了,但这挨饿的事情在阿进的母亲眼里看起来,算不得什么一回事了。

②晚上在像豆一般大小的洋油灯下,人影巨人似的倒在楼上的水里。这里面除开一些悬在梁上的破布袋,一些零用的杂物,和一些叠在凳子上的衣箱而外,其余的都浸没在水中。藏豆的白铁罐被胀破了,不及拿走的火炉被浸溶了,忘记入水的水缸被撞破了,一樽洋油被打翻了,满满地浮在水面上。可是这些都不会惹起阿进的母亲的悲哀,她所最关心的,只有她的儿子阿进。差不多是成惯例,每晚她都呆呆地凝视着阿进,眼泪萦着她的眼睫,她会说:“儿呀!那些事情做也是做不了的。你的娘看来不中用了,家庭你是再也离不得的啊。”

③在这样的时候,阿进觉得是最苦的。他一看见她的眼泪,他的说话便滞涩起来了,虽然他能够在群众大会的会场上演说了一大篇……

④这天晚上,阿进的母亲在翻着衣箱,无意间翻到一两件她的丈夫剩下来的旧衣衫,呆呆地注视了一会之后,她便发狂似的挽着阿进的耳朵,喘着气说:

⑤“……一家人看看都要这样死完了!……”

⑥阿进咬着他的苍白的、薄薄的嘴唇,摇着他的细小的头颅,张翕着他的稀疏的眉毛,用着哭声说:

⑦“母亲呀!……我是不会这样死的啊!”跟着,他温柔地在捶着他的母亲的腰。

⑧这回,他的母亲却放声地哭出来了。她神志不清地紧抱着她的儿子,好像在抱着一个婴孩似的。“母亲,你要保重点!”阿进抚着他的母亲的灰白的头发。

⑨阿进的母亲哭得更厉害了,她的儿子的温暖的说话使她全身心、全灵魂都融在一种悲哀的快乐里。

⑩看来似乎是专在和这些农民作对似的,洪水不涨不退地一天天老是维持着原状。阿进的家里已经把最后的米都吃光了,他们每餐都在吃着番薯。

这天,阿进家中,番薯也吃光了,早餐和午餐都由阿进的母亲到邻家乞番薯去。情形是再也维持不住了,阿进坚决地向着他的母亲说,无论如何他是不能再停留在家中了。他恳求着他的母亲,允许他即晚坐着“木排”到邻村的一个朋友家中借一两斗米去,同时他说他不能回来,那一两斗米他会叫他的朋友送来的。

听了他的这些说话,他的母亲凄楚地向着他说:“到外面去?又是去干那一回事吗?……而且不回来啊!”

“我想到外面做短工,赚点钱来帮助家用呢。”阿进咽声说,眼泪来到他的睫毛上,尽管他心里想怎样继续干下去,口里只是说不出来。

看着她的儿子这样伤心,阿进的母亲愈加凄楚起来了,没有牙齿的嘴巴上下地在扭动着。可是这继续着没有多久,她忽而恢复了她的平常的镇定了。她开始用着哄小孩子的声调在抚慰着她的儿子:“外面的世界是险恶不过的呀!过了一年半载,你便可以在乡中领了几亩园田来耕作,安安静静地过了一生了……唉,儿呀!你不要因为我们的家境太穷便烦恼起来啊。穷有什么要紧呢?只要我们的品行好,对得住天地,怕比那些狠心狗行的富人还要来得快乐一些呢……我们家里虽然连番薯也吃光了,但这有什么要紧呢?大水退后,阿妈可以去做乞丐婆养活你啊……儿呀,你不要替你的母亲害羞啊。只要品行好,又不偷人家的东西,做乞丐婆有什么失体面呢?”

在她的这样说话中间,她的态度异常泰然,昏花的老眼也在闪着光。

阿进像死人似的沉默了一个钟头以上,眼泪反而流不出来了。事实上,他是不能够再停留在家中的,但离开他的母亲呢,这在他是多么悲怆的一件事情啊。照着他的母亲所说的那样做去吗?他,年富力强,要待他的六十岁的母亲做乞丐婆来养活他!这是怎样讲呢……

鼓起了比拿起枪在战场上射击还要多千百倍的勇气,阿进嗫嚅地向着他的母亲解释着,穷人们唯一的生路只是向前。那回事是穷人们唯一的希望。没有那,他们永远是没有翻身日子的。没有那,一代又是一代,做父亲的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砍头,做儿子的也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枪毙了。

跟着他又向着她说,坐在家里是比到战场上去还要危险的。日子一长了,小二老爹一定会知道他回家的这个消息,那时候一切都完了……

听了这些说话以后,阿进的母亲始而啼喊着,继而镇定起来了。

“那么,你还是赶快逃走好!我的苦命的儿子呀!”她开始抚慰着她的儿子,用着她的多筋的手掌在抚摩着他的头顶。

这时在阿进的眼中,他的母亲变成了一位半神性的巨人了。这巨人是一切灾难所不能够磨折的,在她里面有了一种伟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在把人类催进到光明的大道上去的……

洪水已经退了约莫两尺的光景了。太阳光从天窗口探进来,照燃着在这一切之上,腾上了一层带虹彩的轻烟,同时,发出来了一种绍兴酒一般的气息。

(有删节)

6.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村中发了洪水,房屋被淹,但是阿进不敢到屋脊上去,因为如果小二老爹发现他回家就会去告发他。

B. 打着到邻村的一个朋友家借米的幌子,阿进决定外出继续革命,母亲知道了儿子的意图,有些不情愿。

C. 阿进坚信革命才是穷人们的唯一希望,但因为外面的世界太险恶,不忍儿子像他父亲那样被砍头,所以母亲坚决不让他离家。

D. 阿进的母亲最终同意阿进离开家,是因为她被儿子说服了,理解了儿子的革命行为,并且为儿子感到骄傲。

7. 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节描写阿进家中被水淹没的情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表现出阿进一家此时水深火热的处境。

B. 文末的“太阳光”“一层带虹彩的轻烟”都是美好的物象,暗示革命可以推动全人类进步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

C. 从坚决反对儿子离开家到最后镇定支持儿子赶快逃走,阿进母亲经历了艰难的心理抉择,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D. 文中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以阿进一家为代表的农民们的苦难生活,说明改变农民的被压迫的命运是革命的内在要求。

8. 从第 节开始,随着阿进的苦苦哀求,阿进母亲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 简要分析“洪流”在小说中的多重含义。

【答案】6 D 7. C

8. ①阿进提出离家时,母亲凄楚担忧;②阿进想外出做短工时,母亲安慰他、企图挽留他;③阿进指出在家更危险时,母亲先是悲伤不舍,随后镇定沉着,催促他逃走。

9. ①指自然界的洪水②喻指当时地主、官兵等反动势力像洪水③象征势不可挡的革命浪潮。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D.“理解了儿子的革命行为,并且为儿子感到骄傲”错误,阿进的母亲最终同意阿进离开家主要是因为阿进在家危险。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欲扬先抑的手法”错误,阿进母亲无论是坚决反对儿子离开家,还是最后镇定支持儿子赶快逃走都是出于对儿子安全的考虑,并非思想上有改变,所以不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依据“听了他的这些说话,他的母亲凄楚地向着他说:‘到外面去?又是去干那一回事吗?……而且不回来啊!’”可知,想想死去家人的经历,当阿进提出离家时,母亲内心凄楚担忧。

依据“看着她的儿子这样伤心,阿进的母亲愈加凄楚起来了……可是这继续着没有多久,她忽而恢复了她的平常的镇定了。她开始用着哄小孩子的声调在抚慰着她的儿子……”可知,当阿进想外出做短工时,母亲先是更加凄楚,然后是安慰他、企图挽留他。

依据“听了这些说话以后,阿进的母亲始而啼喊着,继而镇定起来了。‘那么,你还是赶快逃走好!我的苦命的儿子呀!’她开始抚慰着她的儿子,用着她的多筋的手掌在抚摩着他的头顶”可知,当阿进指出在家更危险时,母亲先是悲伤不舍,随后镇定沉着,催促他逃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标题含义的能力。

依据“村中满了洪水,官兵不容易到来。阿进家中的楼上已经有了尺来高的水”可知,“洪流”指自然界的洪水。

“洪流”具有危险性和伤害性,再结合文中“一代又是一代,做父亲的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砍头,做儿子的也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枪毙了”“日子一长了,小二老爹一定会知道他回家的这个消息,那时候一切都完了”可知,“洪流”喻指当时迫害百姓的地主、官兵等反动势力像洪水。

“洪流”具有势不可挡的气势,再结合“穷人们唯一的生路只是向前。那回事是穷人们唯一的希望。没有那,他们永远是没有翻身日子的。没有那,一代又是一代,做父亲的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砍头,做儿子的也只好让他们随便拿去枪毙了”可知,“洪流”象征势不可挡的革命浪潮。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增论

苏轼

①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①发背死。

②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增。独恨其不早耳。

③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②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③。”增之去,当于羽*卿子冠军④时也。

④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⑤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⑥方羽*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⑦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①疽(jū):恶疮。②几: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③引文见《诗经·小雅·頍弁》。雨(yù):下;集:降下;霰(xiàn):小冰粒。④卿子冠军:指上将军宋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B.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C.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D.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一般是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过秦论》。书,有的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如《答司马谏议书》。

B. 卒伍,秦时乡里基层组织,这里指家乡。卒伍也指军队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泛指军队。“加之以师旅”中“师旅”指军队,军队五百人为旅,两千五百人为师。

C. 子一般用于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如孔子、孟子,而“苏子”就是苏某人,苏轼自称。子也用以尊称对方,“卿子”犹如公子。“吾不能早用子”中“子”也是尊称。

D. 义帝意为名义上的皇帝,类似义子之称。高帝是刘邦的谥号。谥号就是盖棺定论,褒贬是非功过,分为官谥和私谥,“私谥”是由其亲友或门生议定的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认为范增不明去就之分,却想依靠项羽来成就自己的功名。他极力劝谏项羽*刘邦,只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却不为项羽做人气量考虑,可谓见识浅陋。

B. 苏轼认为立义帝一事,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不仅关系到楚的盛衰,也和范增的祸福密切相关。苏轼认为后来项羽*义帝并非范增本意。

C. 苏轼认为范增离开项羽是明智的,因为范增若不离开,必然逃脱不了被项羽*害的悲惨命运,遗憾的是范增离开项羽太晚了。

D. 苏轼在结尾处称赞范增是人中豪杰,肯定范增的谋略才干就是否定项羽的不能知人善用。全文论的是范增,实际处处意在批评项羽不善用人,终必败亡。

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14. 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贤主的依据何在?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A 12. A

13. (1)汉王用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西楚的君臣关系。项羽怀疑范增与汉王有密谋之事,逐渐削减他的权力。

(2)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4. ①只派刘邦不派项羽率兵入关。②赏识并提拔宋义为上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

“诸侯以此服从”,“服从”是一个词,作“诸侯”的谓语,后面断开,排除AC;

“非其意”,“其意”作“非”的宾语,后面断开;“将”为副词,放在句首,前面断开,排除B。

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奏疏,如《答司马谏议书》”错误,《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回信,不是奏疏。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却不为项羽做人气量考虑,可谓见识浅陋”有误,原文为“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浅陋指的是范增弄不清去、留的分寸,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间疏”,离间疏远;“有私”,密谋之事、私下商议、私下交往、暗中勾结等均可;“稍”,逐渐。

(2)“苟”,如果;“下”,降低身份;“故事”,旧事;“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偌大的天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相关信息是“独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结合“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可概括出,派刘邦不派项羽率兵入关;

结合“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可概括出,赏识并提拔宋义为上将。

参考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那么范增)应当在此时离开项羽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扶苏的旗号。项氏的兴盛,是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卿子冠军,就是谋*义帝的先兆;他*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猜疑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义帝,就是义帝*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在项羽*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的名分。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项羽就*了他,不能*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

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忌。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祝融峰①

齐己②

猿鸟不共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③,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④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注】①祝融峰:南岳衡山的最高峰,是纪念人文祖先祝融氏最著名的山峰,山顶有青玉坛。②齐己:晚唐著名诗僧。③碧落:天空。④华夷:中国。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猿猴与飞鸟都不能到达峰顶,用夸张手法极写祝融峰海拔之高。

B. “浮”字写登顶后看到周围云雾,感慨浮生若萍,抒发漂泊凄惶的情感。

C. 颔联写诗人登高后向四面看去,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侧面烘托山峰高峻。

D. 颈联“华夷见细流”是远眺,与李贺“遥望齐州九点烟”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请结合杜甫《登岳阳楼》,分析齐诗与杜诗的尾联分别抒发怎样的情感。

【答案】15. B 16. ①齐诗写诗人长久独自站立在坛西,看着太阳西转,表达对人生有限、时光迅逝的慨叹。②杜诗写诗人遥想关山以北战争不断,凭栏泪水横流,表达对时局战乱不息、家国多灾多难的伤痛忧愁。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这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 .感慨浮生若萍, 抒发漂泊凄惶的情感”错,诗人只是写登山后的错觉,漂浮飞起来的感觉,意在侧面烘托祝融峰之高。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句思想感情的能力。

齐诗“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写诗人长久独自站立在坛西,看着太阳西转,感受时光的流逝。站在高高的山峰上,首先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宇宙的无边;此时长久伫立,眼看着白日西坠,又一天行将结束,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有限、时光迅逝的慨叹。

杜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意思是: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表达了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治国要用礼,但子路“____________”,孔子是故哂之。《季氏将伐颛臾》中“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孔子对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做却编造借口的心口不一的行为十分厌恶。

(2)《阿房宫赋》中用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早晨梳妆打扮倒掉洗脸水后,就会出现“____________”的景象。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明净和广阔。

(4)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自己受皇帝委托,“_____________”而后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是侵官。

(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待人和傲视他人不同结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

【答案】 ①. 其言不让 ②.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 渭流涨腻 ④. 玉鉴琼田三万顷 ⑤.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⑥.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⑦.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⑧. 六朝旧事随流水 ⑨. 但寒烟衰草凝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疾、辞、涨腻、鉴、竭、衰、凝。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风舞蹈① 于视频平台,早期的表演者大多并非专业舞者,他们身穿传统服饰、配以传统妆容,以古风音乐为背景,摆出造型性强的古典舞动作,营造清新、雅致的氛围。这种颇具传统文化特点、个人辨识度高的视频经由社交媒体传播后,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

( )。国风舞蹈《纸扇书生》对川剧“折扇”技法进行创造性转化,雅致生活景象、刚健精神旨趣跃然屏幕。北京舞蹈学院教师② 创编的这部作品,曾获多个国家级奖项。一个偶然的机会,《纸扇书生》亮相短视频平台,迅速受到年轻人追捧,观看量过亿。舞蹈中的角色风华正茂,高蹈进取,既有诗意生活的趣味,又有③ 的刚劲,为年轻观众所认同。两年后,这支舞蹈登上电视文化节目《国家宝藏》的舞台,LED背景屏上,写意水墨点染古典意境,再次收获好评。《纸扇书生》走红,彰显国风舞蹈价值的同时,也为专业舞者和院团带来④ ——原本小众的古典舞经过转化创新之后,可以如此“火爆”。专业舞者和专业院团的加入,则为国风舞蹈注入丰厚的审美意蕴,助力国风舞蹈走向精品化。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轫 绞尽脑汁 壮心不已 启发

B. 滥觞 绞尽脑汁 挥斥方遒 思考

C. 发轫 苦心孤诣 挥斥方遒 启发

D. 滥觞 苦心孤诣 壮心不已 思考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剑眉入鬓,纸扇飞舞,衣袂翩翩,目若朗星。

B. 衣袂翩翩,纸扇飞舞,目若朗星,剑眉入鬓。

C. 目若朗星,剑眉入鬓,衣袂翩翩,纸扇飞舞。

D. 剑眉入鬓,目若朗星,纸扇飞舞,衣袂翩翩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发轫:动词,泛指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滥觞:名词,泛指事情的起源。此处指国风舞蹈最早出现于视频平台,应为动词,故选“发轫”。

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用尽脑力。苦心孤诣:对某事用心,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语境为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创编的这部作品获多个国家级奖项,含有境地高的意思,故应选用“苦心孤诣”。

壮心不已:到了晚年雄心仍不衰减。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对应风华正茂应选用“挥斥方遒”。

启发:用事例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了解、领悟。思考:进行深入、全面的思维活动。此处指领悟到“原本小众的古典舞经过转化创新之后,可以如此……”这一道理,应选用“启发”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顺序上首先要是由眉到目的由上到下的顺序,排除BC;

再为由面部到整体的事理顺序,排除A。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剧本*”和“密室逃脱”,是近年来兴起、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沉浸式文旅项目。所谓“沉浸式”,就是以增强体验感、代入感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①______,用户对沉浸式、体验式文化产品需求不断增强,沉浸式体验产品和项目成为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的新业态。

短短几年时间,沉浸产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动下发展迅猛。不过,沉浸产业总体还处在发展初期,②______。近期,有关部门发出《通知》,针对剧本*、密室逃脱等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了监管要求和责任,提出了规范底线,将有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但对沉浸产业来说,光有规范还不够。创意不足、文化体验感弱是沉浸式体验项目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很多项目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来打造独特IP,而是简单进行内容拼凑和剧情嫁接,项目同质化很高。还有的项目仅仅运用科技手段一味炫酷,③______,实则内容空洞。一个没有故事情节和情感共鸣的剧本,很难让消费者有好的体验及产生文化沉浸,也一定没有良好的复游率。

【答案】 ①. 随着文化消费升级 ②. 在经营上亟待规范 ③. 表面上形式华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后一句为表示结果的句子,则此处为条件句,结合“沉浸式体验产品和项目成为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的新业态”可知,是结果反作用于条件,故可填“随着文化消费升级”;

第二空,此处后文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阐释,结合“有关部门……提出了……”可知,这是在规范产业经营,故可填“经营上亟待规范”;

第三空,此处和“实则内容空洞”为对照句,再结合“有的项目仅仅运用科技手段一味炫酷”,则可知是华而不实,故可填“表面上形式华丽”。

(三)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2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部分,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B. 王熙凤是贾琏之妻,也是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她才干出众,善弄权术。她的性格,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她虽精明干练,但也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最终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C. 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曾发起大观园的诗社活动。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虽然她想通过一些改革措施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无济于事。

D. 《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既表现在静谧高雅的潇湘馆、素净淡雅的蘅芜苑等居住环境,又表现在黛玉葬花、宝琴立雪、宝钗醉卧等优美场景,也表现在即景联句、观花斗草、学诗品画等日常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经典名著内容及人物形象的能力。

D.“宝钗醉卧”错误,应是“湘云醉卧”。

故选D。

22.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26回,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挫伤,那一夜,她就倚着床栏杆,两手抱膝,双睛含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

B. 第27回,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不禁勾起身世飘零的孤独伤感,遂惜花而葬。这反映了黛玉因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

C. 第34回,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就叫晴雯去探望黛玉。晴雯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体贴出意思,也不顾嫌疑避讳等事,便题帕三绝,尽写儿女痴情。

D. 第74回,“抄检大观园”的大波澜是由一个小小的绣春囊引起的。绣春囊到了邢夫人手里后成了她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张王牌。王熙凤怀着复杂的目的,带领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群人,深夜抄检大观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B.“这反映了黛玉因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黛玉葬花并非因对宝玉一往情深,黛玉葬花意在怜花惜花。她怕落花流进污水被糟蹋,或者被人无情践踏,其实,这里是以花喻人,怜花实际上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因她自己常年体弱多病,她担心自己的生命哪一天就会象眼前的花一样凋落,所以惜花无疑就是尊爱自己,尊爱自己的青春,尊爱自己的生命。

故选B。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才几年,疫情就三年。”因疫情封校居家而焦虑烦躁、抑郁沉沦,体质下降,无法好好学习,导致高考受挫、没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学生,绝不是个例。

“疫情压不垮,青春正当时。”因疫情封校居家而德性坚定,开足马力学习,想方设法锻炼,除了完成规定动作,还自选动作,弯道赶超,最后脱颖而出,高考圆梦,更不乏其人。

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以大学毕业生赵一凡的身份,应邀回到母校“复兴中学”,面向全体高中同学,发表“青春与疫情”的主题演讲,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理性认识与正面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贴合情境,切合身份;符合文体,格式规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我在疫情中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在疫情中成长”。

青春本色当似火,岁月节律应如歌,虽则我们的“冠笄之礼”逢上了“新冠”疫情,虽然我们的青春三年都在“抗疫”中度过,但我认为,灾难是最好的教材,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

在疫情的艰辛与磨砺中,我进一步理解了责任与担当。

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奋战,筑起生命安全之墙;千万人合作抗疫,修建成禁锢病毒的牢笼。钟南山院士年已耄耋,却仍担当抗疫重任,无愧“国士无双”的称号;医护人员奋战于一线与病毒争夺生命,不负“白衣天使”的美名!没有他们的付出,疫情的阴霾不可能淡去,生命安全不会得到保障。他们的奉献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责任与担当,众人减少外出为抗疫助力的牺牲让我领会了团结的真谛。

在疫情中,我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疫情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困难,却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品性,让我们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与机遇。正如海明威所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留下的伤痕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坚强的部分”。细品其言,诚然如斯,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却给予了我们适应变化和灾难的能力,每天上网课,也培养了我抵制诱惑、坚守内心的能力。祸兮福所倚,我因疫情而砥砺品格、增强能力,这将为我日后更为理智地谱写人生蓝图奠定基础。

在疫情中,我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

疫情不分种族,病毒没有国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其外,任何一个种族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提升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我们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青年如朝阳,我曾看到过一句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从死神手里抢人罢了。而如今我辈也已成年,我们不能只是从别人的身上看到我们应该学些什么了,我们应当把“所学”化为“所能”,立鸿鹄之志,展迅疾之行。我们应当在实际行动中,健康成长,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聚涓滴之力,护我山河无恙,人民安康。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让我们在抗疫烈火中洗礼成长,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丽之光芒。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这道题直击“后疫情时代”痛点,我们需要从情境出发先把握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关系。主题演讲的对象,都是校友,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高考和不知何时结束的疫情,因此对于此种迷局,寻求破解之道是本次演讲的目的,基于目前社会的大背景,因为疫情而被限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亦带来了诸多情绪。如何排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疫情可能按下了暂停键,但绝没有阻隔精神上的求索。而人类社会的联系,也从未因为疫情变得困难,我们所担忧的未来,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信念和信心来抵御前行的。而无论是考试或者其他的考验,疫情绝不是主要原因,它不该成为人们发泄愤怒和无奈的对象。罗盘在自己手中,我们的进与退,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原因,疫情只是一个外在归因,青春和人生该怎么度过?还是得自己决定。

明晰以上问题之后,我们的演讲稿就有了重点,结合任务“体现你的理性认识与正面思考”,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答题人,我们能给出的解答是,无论世界如何不确定,我们要做一个确定的自己。越处火光中,越要做一个满怀希冀,不怨天尤人的战士。

材料要求是写一篇演讲稿,自然要有演讲稿的格式规范。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同学”;换行空两格后要有问候语,比如“大家好”。第一段往往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并说明演讲的主题。而演讲的最后一段往往要加上致谢,比如“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行文构思时,考生可以从三年疫情切入,从责任担当、适应社会的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方面展现在这场“疫情抗击战”中,涌现出一个个不计个人利益的逆行者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实事件,青年学子在疫情面前,反思“我之青春”,思考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和担当。

立意:

1.宠辱不惊,淡静从容。

2.积极作为,疫清风暖。

3.转换思维,失亦是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