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呼官人相公,古代官员的正确称呼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4 03:19:47

民国时期

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讲究开放个性,恋爱自由,人们谈情说爱变得大胆而随意,于是,本来表达亲情的“爱”便成了一些文学作品的书面用语,于是乎“爱人”便是表现自由恋爱的特征变成了称谓,一直在建国后使用。

建国后,“同志”、“爱人”开始流行。“同志”源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建国初期“同志”一词来源于苏联,意思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在国内,同志也被广泛的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用的称呼,类似“师傅”,上世纪人人之间相同称谓,于是“同志”也是夫妻之间的时代用语,现在由于同性恋的恶风恶搞,这个词汇在夫妻之间大多是不用了。

古人称呼官人相公,古代官员的正确称呼(5)

民国老照片

“老公”这一词就有点来头。

现在非常流行,君不见,处处都喊老公,已经成了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完美结合。其实“老公”的来历有点拿不出手,这是古代称呼太监的词汇,含有极强的贬义。虽然据考在唐代就有人开始叫,但是真正用来呼唤的确实是从太监开始,尤其是明清时期比较盛行。

因为当时官宦权势显赫,人们趋炎附势,于是称呼为“公公”,私下来叫阉竖、阉人、太监等。这些人由于人为的阉割,使得性情变态,在皇宫当牛做马,难以发泄,于是有不少太监经常去花柳地方发泄,自然难尽人事,因此被烟花女子蔑称为“老公”,含有讨厌之意。

随着建国后的整顿,国内整体道德风气良好,一部分旧社会的旧习和恶俗在台湾香港一代依然保留,“老公”一词一直在台湾香港地区存在,随之变成俗称俗语,和“先生”并存,只不过有文化的称之先生,文化缺失的大多叫老公。

古人称呼官人相公,古代官员的正确称呼(6)

清朝太监

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是四小龙之一,香港作为内地和世界交流的窗口,都很快就繁华起来,随着改革开放,文化这东西,开始回流,不管精华糟粕,一股脑儿的涌入进来,重新占据高点。再加上当时港台片泛滥,而剧中经常有俗称“老公”,于是,在媚俗和显摆的鼓动下,老公成了内地不少文化匮乏之人的新朝词。如今则大放光彩,成了流行语,真不知道该用悲哀还是可怜来形容。

而在民间,关于对男方的称谓还有很多,而且各地不同,诸如“我那口子”、“我男人”、“我那位”、“老伴儿”、“老头子”、“孩子他爸”这些称谓一直在口语当中使用,而且朴素无华,简单上口,也是爱意真实的表现和归属感的依恋,不是那么夸张那么娇柔,一直在民间使用。

古人称呼官人相公,古代官员的正确称呼(7)

香港老照片

说了针对男方的称谓,其实古汉语很有趣,许多词语是相对的,因而,针对男方称谓,相对的有女方称谓,诸如“妻”、“妾”、“卿”、“妻子”、“夫人”、“娘子”、“内子”、“内人”、“老婆”、“媳妇”、“太太”、“孩儿他娘”等等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