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能治什么病,荸荠的功效与作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4 14:23:00

荸荠能治什么病,荸荠的功效与作用(1)

【编者按】

小寒,第一番花信风吹起的时候,新一年的湖湘自然笔记也重新开始了。这一年,我们会关注更多:山川、河流、湖泊、矿藏……让更多的湖湘自然进入我们的笔记。风有信,花不误,春日可期,我们继续相约。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月桂

从小寒到春节,是荸荠大量上市的时候。在水果不甚丰盛的年代,除了柑橘外,荸荠便是南方过年的“水果”,南方人关于春节的记忆,或多或少该有那么一个角落,留给这个奇怪的紫黑色小疙瘩。

可生食可作菜可药用

天气越冷,人的食欲似乎越好。走在街头,烤红薯、烤栗子的香味简直让人无法抗拒,而荸荠既无香味也无姿色,长相质朴,生于田间湿泥,去掉紫黑色外皮,露出白色果肉,用一根竹签串起售卖,口味异常清淡,是冬日肥美丰腴里的一抹清味。

菜市场也有新鲜荸荠售卖,带着黑色的湿泥。让好吃者颇为苦恼的,是荸荠很难洗净,若是削皮,又势必要浪费大半果肉。

荸荠还可风干吃,将荸荠洗净置于篮筐悬于檐间,数日后,荸荠皮起皱了,口味更脆更甜。也可煮着吃,荸荠排骨汤,是湖南乡下的一道美食,荸荠的清淡去掉了一切厚重油腻感。

荸荠古称“凫茨”,亦称“凫茈”,“凫”字给人带来一股水乡的水汽。人们很早就开始食用荸荠,《后汉书·刘玄传》:“ 王莽末,南方饥馑……掘凫茈而食之。”“风味仍同荔子看”,是宋朝陈宓的对荸荠风味的称赞。

既可以当水果生食,又可作蔬菜上桌,荸荠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食疗本草》上记载:“荸荠,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本草纲目》上说:“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中医也常用于早期高血压、慢性肾炎、红眼肿痛等疾病。民间还有将荸荠捣烂成汁后调活蚯蚓,待其化水后敷治烧伤或烫伤。

冬日里清火退烧,不妨多食荸荠。不过,荸荠性寒,忌空腹食用,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最宜生长在南方水田

说起来,我们吃的荸荠的部位,其实是地下球茎。荸荠喜温爱湿怕冻,因此最宜生长在南方温暖的水田。

冬日南方的水田从不显得萧瑟。每年冬至(12月下旬)至小寒(1月上中旬)时节,像水葱一样的荸荠茎叶已经枯黄倒伏,在地下生长的球茎内糖分含量此时达到最高点。邵东县佘田桥镇光洪村,冰雪融化的田野仍然绿意盈眼,有村民翻田疏土、采挖荸荠。

光洪村的田里种了200多亩荸荠,这段时间,天晴的时候,每天都有上百人收荸荠。收荸荠是整个种植程序里最难的一环,光洪村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申安求说,一亩地的荸荠需要30个工,也就是30个人要忙上一天才能收完一亩。今年荸荠收购的价格也高,每公斤达20元。不过,因为去年冬至以来天总不晴朗,大半还没来得及采收。

佘田桥镇的荸荠远近有名,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光洪荸荠”是一个重要栽培品种,皮薄肉白、松脆甘甜、大小适中。湘潭县的龙口荸荠也颇有名气,当地农户几乎家家种植,龙口荸荠颗粒大、肉细味甜。

■生物小名片

荸荠,又名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梨,在湖南又被称为“慈姑子”“时姑”等,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我国自西汉时已有栽培记载,目前有20余种和一些变种,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地。其中,湖南邵东的光洪荸荠是一个重要栽培品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