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折”为俄狄浦斯预感到自己就是*人凶手,他说出自己听到的预言:命中注定要玷污自己的母亲,生出乱伦的儿女,*死自己的亲生父亲。所以才逃离到外地,在三岔路口打死了一位态度粗鄙的老人,只是不确信这位老人是什么身份,唯有当时幸存的牧人可以证明。在等待传召牧人的时候,有报信人带来波吕波斯的死讯,这对于俄狄浦斯似乎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以为自己不会是*父凶手了。
“三折”则是俄狄浦斯的身世终于被揭示。故事来个大反转,报信人说出俄狄浦斯并非波吕波斯之子,而是他从喀泰戎峡谷放牧时从另一个牧人那里接来的,并指出婴儿当时左右脚跟是钉在一起的。而那位牧人正是他等待的牧人,牧人也证明了俄狄浦斯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之子的真相,俄狄浦斯意识到*父娶母的预言已经应验。
最后伊俄卡斯忒自*,俄狄浦斯自毁双目,自行放逐。
《俄狄浦斯王》以一个悲剧,写出了俄狄浦斯的一个勇敢反抗命运,但没能逃脱命运的英雄形象,他最终还是没有逃出命运的魔爪,但他接受命运的安排,同时履行自己的承诺,让人敬佩。
神的喻示,也是人心理的显现:“弑父娶母”的剧情演如何变成“俄狄浦斯情结”
了解了《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情节,你是不是很疑惑,明明故事是“弑父娶母”,那与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有何关系?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从心理学定义上来说是孩子大概在3~5岁的时候,从一个对妈妈的依恋进入到一个三角关系,即爸爸妈妈和孩子,这个三角关系里头会存在很强烈的竞争和性欲的部分。
说到“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他说:“人性的两大动力是性的动力和攻击的动力”,在俄狄浦斯期的时候会体现得淋漓尽致,3岁以后的孩子,他会有很明确的性欲,这时他的性欲就会指向异性的母亲,而他的攻击欲就会指向同性的父亲。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父亲拥有对其姐妹和女儿独占的性权利。于是儿子进行反抗,*掉父亲并吃掉。由于感到罪孽深重,儿子压抑了对母亲、姐妹和他的女儿的性欲。
“俄狄浦斯情结”有一部分是儿子要*死父亲,从而取代父亲位置,这种*死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所以是想象层面的东西,但即便如此,这种想象也会给人带来一种深深的罪恶感。